药性 | 温 | 热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主要含氯化钠(NaCl);尚含少量Fe3+、Fe2+、Mg2+、S2-、SO42-。 | 主要含氧化汞(HgO),另含硝酸汞[Hg(NO3)2]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0.6-1g;或入丸、散。不入汤剂。外用:适量,研末点、撤调敷;或化水点涂。 | 外用:适量,研极细末,单用,或与其他药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插入疮口。 |
注意事项 | 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及溃疡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服。 | |
临床应用 | 1.紫硇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砸成小块。2.制紫硇砂:取净紫硇砂块,置沸水中溶化,过滤,倒入搪瓷盆中,加入适量醋,将盆放在水锅内,隔水加热蒸发,随时捞取液面析出的结晶,直至无结晶为止,干燥;或将上法滤过,获得的清液置锅内,加适量醋,加热蒸发至于。取出。每紫硇砂100kg,用醋50kg。饮片性状;紫硇砂参见药材鉴别项。制紫硇砂为灰白色或微带黄色粉末。味咸、苦。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 |
功效主治 | 破瘀消积;软坚蚀腐。主症瘕积聚;噎膈反胃;鼻生息肉;喉痹目翳;痈肿瘰疬;恶疮赘疣 | 拔毒提脓;祛腐生肌;燥湿杀虫。主痈疽疔疮;梅毒下疳;瘿瘤瘰疬;一切恶疮肉暗紫黑;疮口坚硬;腐肉不去;窦道瘘管;脓水淋滔;久不收口;湿疮;疥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