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平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6g(宜用姜炮炙,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
注意事项 | 阴虚燥咳,血证及口渴者禁服。 | |
临床应用 | 《新华本草纲要》:块茎:味辛,性平,有毒。有化痰止咳、消肿散结、止吐的功能。用于蛇伤、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痈疮初起、骨折。 | |
功效主治 | 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消肿散结。主痰饮咳嗽;胃寒呕吐;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骨折;痈疮衩起;蛇咬伤 | 理气,宽中,明目。治久咳,胸闷,腹泻,青盲内障。①《纲目拾遗》: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色黑者名墨兰,治青盲最效。②《分类草药性》:明目。③《泉州本草》:治久嗽。④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清肺除热,消痰止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