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胃经 | 大肠经 |
主要成分 | 含挥发油,其中有乌药烷、乌药烯、乌药醇等。 | 含挥发油、树脂、广木香碱及菊糖等。 |
用法用量 | 3~12g。 |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阴虚火旺者慎用。 | |
临床应用 | 前任认为本品“不刚不燥”,且镇痛作用较强,能“通理上下诸气”。现代广泛用于由气滞、气逆引起的腹部痛证,尤以治下腹胀痛效果更佳。 | 1.有解痉作用,对肠管、气管、血管平滑肌均有舒张作用。2.有降压和利尿作用。 |
功效主治 | 舒气、温中、散寒、止痛。胸胁胀痛,脘腹冷痛,反胃吐食,小便频数,上气喘急等症。 | 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