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温 |
药味 | 淡 | 甘 |
归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1.根含挥发油,甘肃岷县产者含0.4%,四川汶县产者含0.7%。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亚丁基苯酞(Butylidenephthalide)、邻羧基苯正戌酮(n-Valerophenone-o-carboxylicacid)及△2,4-二氢酞酐(△2,4-dihydrophthalicanhydride)。挥发油成分复杂,单是低沸点部分就有10多种,其中有多种烃类,包括3种萜烯。 2.含多量蔗糖(40%)、维生素B12(0.25-40微克/100克)、维生素A类物质(以维生素A计,含率为0.0675%)。 3.根的皂化部分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肉豆蔻酸及不饱和油酸、亚油酸;不皂化成分中有谷甾醇。 4.全草有芳香,可知各部分都含挥发油,而果实含量特多。 5.东当归及北海当归Angelicaacutilobavar.Sugiyamahikino的根含挥发油约0.2%,其中苯酞(Phthalide)方面,有东当归酞内酯(Ligustilide)、亚丁基苯酞及蛇床酞内酯(Cnidilide)、异蛇床酞内酯(Isocnidilide)。此外,还含倍半萜烯类、对-聚伞花素(p-Cymene)、蔗糖、维生素B12、烟酸等。前者还含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及瑟丹酸内酯(Sedanolide)。两种当归的根及果实的挥发油中还含丁醇(Butylalcohol)及乙酸。近年来尚分离出藁本内酯,阿魏酸,丁二酸,尿嘧啶,腺嘌呤,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如钙,铜,锌,铁,钾等。 6.中国药材学:根含挥发油约0.3%,油中主含具特殊香气的正丁烯夫内酯(n-butylidenephthalide)另含邻羧基苯正戊酮(n-vakerophenone-o-carboxylicacid)、△2,4-二氢邻苯二甲酸酐(△2,4-dihydrophthalicanhydride)和几种倍半萜烯类化合物。 7.有报道当归挥发油主含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45%,其次正丁烯夫内酯。 8.根尚含维生素B12、蔗糖、脂肪酸、亚叶酸(folinicacid)或柠胶因子(citrovorumfactor)、菸酸及生物素(biotin)等类似物质。 9.根的水溶性部分含阿魏酸(ferulicacid)、丁二酸(succinicacid)、菸酸(nicotinicacid)、尿嘧啶(uracil)、腺嘌呤(adenine)、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酮(umbelliferone)、香荚兰酸(vanillicacid)及胆碱(choline),醚溶性部分含镰叶芹醇(falcarinol)、镰叶芹酮(falcarinolone)、镰叶芹二醇(falcarindiol)。 |
|
用法用量 | 花或根0.5~1两。叶1钱研粉,温酒调敷。 |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
注意事项 |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畏葛蒲、海藻、牡蒙。 2.《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3.《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4.《本草汇言》: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消炎,止痢,调经。主治痢疾,月经不调,鼻衄,吐血,肠风下血,关节炎,脱肛。 |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