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
药味 | 苦 | |
归经 | 肝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黄酮甙猫眼草甙0.02%。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浴。 |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 |
功效主治 | 行气开郁;祛风止痒;宽胞利痰。主胸闷不舒;风疹瘙痒;痈伴随肿毒 | 治疔疮,鲜猫眼草、盐卤捣烂敷患处。待疮破口出脓后,再用大叶山鸡尾巴草(乌毛蕨科狗脊)根,去毛剥皮,捣细加白糖敷患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