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辛 | 苦 |
归经 | 脾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皂甙、龙葵碱、甾类生物碱。有祛痰、镇咳作用。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擦;或煎水洗。 | 用量9~15g |
注意事项 | 胃寒者不宜。 | |
临床应用 | 1.《浙江中药手册》:涤痰结,散肿毒,疗项瘿瘤,截疟。2.胸腹胀满,擦皮肤癣癞。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功效主治 | 截疟;消食;清热解毒;祛痰散结。主瘿瘤;食积腹胀;咽喉肿痛;皮肤癣癞;疮疖肿毒;疟疾 | 清热解毒,利尿。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用量9~1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