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经草对比
基本资料对比
药性
药味
归经 肝经 脾经
详细对比
主要成分 叶中含粉背蕨酸(alepterolicacid),蔗糖(sucrose)和黄酮类化合物。 全草含羊毛甾醇(lanosterol),硫色多孔菌酸(sulphurenicacid),齿孔酸(eburicoicacid),去氢齿孔酸(dehydroeburicoicacid),齿孔醛(eburical),齿孔醇(eburicol),齿孔二醇(eburicodiol),16α-羟基齿孔酸(tumulosicacid),去氢齿孔酮酸(dehydroeburiconicacid),及苦白蹄酸(officinalicacid)。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捣敷。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 不宜过量服用。过量可引起伞菌酸中毒。
临床应用 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分经草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功效主治 祛痰止咳;活血通经;利湿;解毒消肿。主咳嗽;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肺痨咳血;大便泄泻;小便涩痛;肺痈;乳痈;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暴发火眼;疮肿 止咳平喘;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利尿;解蛇毒。主咳嗽;哮喘;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胃痛;咽喉肿痛;牙周炎;尿路结石;水肿;毒蛇咬伤
问问医生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推荐医院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