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平 |
药味 | 甘 | 酸 |
归经 | 肝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叶中含粉背蕨酸(alepterolicacid),蔗糖(sucrose)和黄酮类化合物。 | 花含挥发油。种子含一种新的氨基酸即N-乙酰基-L-鸭皂酸(N-acetyl-L-ajenkolic acid,C₉H₁₆O₅N₂S₂)。树皮含鞣质。荚果含黄酮类化合物。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捣敷。 | 3-5钱,水煎服,每日1剂。 |
注意事项 | 孕妇禁服。 | 孕妇忌服。 |
临床应用 | 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分经草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 |
功效主治 | 祛痰止咳;活血通经;利湿;解毒消肿。主咳嗽;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赤白带下;肺痨咳血;大便泄泻;小便涩痛;肺痈;乳痈;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肋间神经痛;暴发火眼;疮肿 | 消痈排脓,收敛止血。主治肺结核,冷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5~8钱。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鸭肉炖服。此外可治疟疾。3~5钱,水煎服,每日1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