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
药味 | 甘 | |
归经 | 脾经 |
主要成分 | 毛泡桐树皮含丁香甙0.3%。 | 含脂肪油、鞣质、挥发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汁涂。 | 常量每次30~40个或9~15g,单用大量可每日50~100个,或30g左右,炒熟嚼烂吞服较好。 |
注意事项 | 1、榧子的来源《浙江中药手册》及《中药志》均定为紫杉科植物榧树的成熟种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定为红豆杉科植物香榧。 | |
临床应用 | ①治伤寒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欲起走:桐皮削去上黑者,细擘之,长断,令四寸一束,以酒五合,水一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当吐下青、黄汁数升。(《补缺肘后方》)②治跌扑伤损:水桐树皮(去青留白),醋炒捣敷。(《濒湖集简方》) | 榧子药性温和、药力可靠,广泛用于驱除多种肠道寄生虫。 |
功效主治 | 治痔疮,淋病,丹毒,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五痔,杀三虫。②《别录》:疗奔豚气病。③《药性论》:治五淋,沐发去头风,生发滋润。④《纲目》:治恶疮,小儿丹毒,煎汁涂之。 | 杀虫,消积。虫积腹痛,食积胀满,便秘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