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寒 |
药味 | 咸 | 甘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叶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4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 |
注意事项 | 《本草经巯》:病属邪热痰结者宜之,气虚有寒者不得用。 | |
临床应用 | ①治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五两。上一味,杵为散,以沸汤五合,和服方寸匕。(《金匮要略》文蛤散)②治痰饮胶结不化,为咳逆、为胸痹者:文蛤一两(烧存性,研极细末),姜制半夏、胆星、厚朴、陈广皮、白芥子、于白术、枳实各一两(俱同麸皮拌炒)。上研为末,每早晚各服一钱,食后白汤调服。(《方脉正宗》) | |
功效主治 | 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口渴烦热,咳逆胸痹,瘰疬,痰核,崩漏,痔瘘。①《本经》:主恶疮蚀,五痔。②《别录》:咳逆胸痹,腰痛胁急,鼠痿,大孔出血,崩中漏下。③《汤液本草》:能利水。治急疳蚀口鼻,烧灰腊猪脂和涂之。④《长沙药解》: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嗽,软坚消痞。 | 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