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凉 |
药味 | 酸 | 苦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叶含熊果酸(ursoicacid),白桦脂酸(betu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甘露醇(D-mannitol)[1]。叶能从胆甾醇合成娠烯醇酮(pregnenolone)[2]。栽培吕种的叶中不同和度地含无机元素氮、钾、钙、镁[3]。 | |
用法用量 | 外用:15-3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叶研末撒敷。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台湾药用植物志》:叶与攀枝花、叶捣烂,外敷肿毒。 | |
功效主治 | 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 | 解毒消肿,燥湿止痒。主疮疖肿毒,湿疹瘙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