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温 |
药味 | 辛 | 甘 |
归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含氢氰酸、野樱皮甙(prunasin)、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 含菟丝子脂甙、淀粉酶和维生素A类物质。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捣敷。 | 6~18g。 |
注意事项 | 菟丝子药性较平和,较常与平补药合用;虚寒病者服后觉大便通畅,但血虚火热者服之反易致便秘。1、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小粒菟丝子,有些地区也同时使用大粒菟丝子,各随地习。 | |
临床应用 | 1、治肾虚体弱,包括阴虚阳虚,但较常用于补肾阳。菟丝子平补而不峻猛,配其他助阳药如补骨脂、杜仲、鹿茸等治遗精、早泄、腰酸背痛、小便频数等肾阳虚证,仍有较好效果,方如菟丝子丸。此外,慢性肾炎而有肾虚腰痛者,在治疗方剂内可加菟丝子配狗脊。至于治疗肾阴虚,则配熟地、山茱萸肉等。 | |
功效主治 | 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 | 补肝脾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腰膝酸痛,滑精,小便不禁,目暗不明,脾肾虚泻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