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寒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水蓼根含水蓼内酯(polygonlide)[1],氢化胡椒甙(hydropiperoside),并没食子酸-3,3′-二-O-甲醚(ellagicacid-3,3′-di-O-methylether),没食子酸(gallicacid),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3-鼠李糖甙(quercetin-3-O-rhamnosied)等[2]。 | 含挥发油、黄酮类等成分。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20g;或泡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 用量4.5~9g。孕妇慎用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1.《贵州民间药物》:调经,生血行血。2.《本草推陈》:治肠炎,痢疾,肠红便血。3.《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风湿骨痛。4.《广西中草药》:洗皮肤湿癣。 | 具有抗菌、利尿等作用。 |
功效主治 | 活血调经;健脾利湿;解毒消中。主月经不调;小儿疳积;痢疾;肠炎;疟疾;跌打肿痛;蛇虫咬伤 | 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癥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