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苦 | 甘 |
归经 | 肝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大叶白蜡树皮含七叶树甙。 | 含天门冬酰胺、β-固笛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 |
用法用量 | 3~15g。 | 内服:煎汤,6-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绞汁涂。 |
注意事项 | 核桃科核桃楸皮呈卷筒状或长条形,厚约1毫米,长多在1米以上。外表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密生多数小圆点状皮孔。嫩皮上常有三角形(猴脸状)叶柄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平滑质坚韧(过去多代麻绳用结扎党参)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苦。水浸液呈淡黄绿色,无荧光。 | 天门冬产区很广,由于土壤气候不同,加工后的块根大小及色泽有差异。一般来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方产区的产品条大肥壮、黄白色、光亮,每0.5公斤32~90支;湖北、湖南的产品,块根较小,淡黄色,粘性较重;浙江产品,块根以小条者居多,黄褐色至棕褐色,粘性亦重,每0.5公斤90~240支左右。 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菌痢,疗效较好,接近于合霉素。配白头翁、黄柏,或配苦参、木香,方如秦皮苦参汤。 | 主要用于阴虚火旺,尤其虚热咳嗽者。 |
功效主治 | 清燥湿、清肝明目、止痢。湿热下痢、目赤肿痛、生翳。 | 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