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牡丹概述

臭牡丹

别名:大红袍、臭八宝、矮童子、大红花、野朱桐、臭枫草、臭珠桐、矮桐、逢仙草、臭灯桐、臭树、臭草、臭黄根、臭茉莉、臭芙蓉、臭梧桐

功效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主痈疽;疔疮;发背;乳痈;痔疮;湿

适应症:

臭牡丹 详细说明
主要成份:臭牡丹叶和茎含有琥珀酸(succinic acid),茴香酸(anisic acid)香草鞋酸(vanillic acid),乳酸镁(magnesium lac-tate),硝酸钾(potassium nitrate)和麦芽醇(maltol)。
性 状:性状鉴别 小枝呈长圆柱形,长1-1.5m,直径3-12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皮孔点状或稍呈纵向延长,节处叶痕呈凹点状;质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棕色,菲薄,木部灰黄色,髓部白色。气微,味淡。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宽卵形,长7-2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棕褐色至棕黑色,疏被短柔毛,下面色稍淡,无毛或仅脉上有毛,基部脉腋处可见黑色疤痕状的腺体;叶柄黑褐色,长3-6cm。气臭,味微苦、辛。以枝嫩、叶多者为佳。
显微鉴别 叶粉末特征:绿色。①腺毛较多,腺头2-8细胞,直径22-35μm;腺柄单细胞。②非腺毛2-8细胞,锥形,常弯曲,长40-150μm,基部直径约28μm。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
适应症/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湿;降血压。主痈疽;疔疮;发背;乳痈;痔疮;湿疹;丹毒;风湿痹痛;高血压病
三七 药膳偏方
网友点评 臭牡丹
臭牡丹用药指南
臭牡丹同效药材
臭牡丹同归经药材
臭牡丹同药性药材
臭牡丹同药味药材
问问医生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推荐医院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