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美洛西林钠
功效主治:用于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妇科和生殖器官等感染,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腹膜炎、骨髓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及眼、耳、鼻、喉科感染。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成人一日2~6g(2-6支),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8-12支),最大可增至15g(15支)。 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1/10-2/10支)/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3/10支)/kg];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性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或疏松块状物。
药物相互作用:⒈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等抗生素和磺胺药等抑菌剂可干扰该品的杀菌活性,不宜与该品合用,尤其是在治疗脑膜炎或急需杀菌剂的严重感染时。 ⒉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可减少该品自肾脏排泄,因此与该品合用时使其血药浓度增高,排泄时间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⒊该品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其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其活力。也可为氧化剂、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 ⒋该品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异丙嗪、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混浊。 ⒌避免与酸碱性较强的药物配伍,pH4.5以下会有沉淀发生,pH4.0以下及pH8.0以上效价下降较快。 ⒍可加强华法林的作用。 ⒎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混合后,两者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因此两药不能置同一容器内给药。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有: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肌注局部疼痛和皮疹,且多在给药过程中发生,大多程度较轻,不影响继续用药,重者停药后上述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升高及嗜酸性粒细胞一过性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低钾血症等极为罕见。未见肾功能改变以及血液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反应。主要影响为:
禁忌症: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⒈用药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者禁用。 ⒉美洛西林与青霉素类药物有交叉过敏。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可能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过敏。也可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过敏。对美洛西林过敏者禁用;对其它任何一种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⒊慎用于以下情况 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慎用。 ⑵对头孢菌素类药或其它过敏原过敏患者慎用。 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⑷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⒋使用美洛西林时,可使尿糖试验(Clinitest法)出现假阳性;在美洛西林治疗期间尿蛋白试验结果可呈现阳性;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减少、血小板降低、嗜酸粒细胞增多;血钾降低;血清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 ⒌长期用药时应常规检测肝、肾功能及血象;长期大剂量用药时应监测血钾浓度。 ⒍对诊断的干扰:⑴用药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用葡萄糖酶法者则不受影响;⑵大剂量注射给药可出现高钠血症;⑶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