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
功效主治:M-M-R II 疫苗适用于年龄在12个月或以上的个体,能够同时对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产生免疫。12月龄或以上首次接种疫苗的婴儿,应在4-6岁或11-12岁时再次接种。再次接种可使首次接种未产生免疫应答的儿童产生血清阳转。
用法用量:0.5 mL,皮下注射到手臂外上部。
化学成分: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 .本疫苗是用于免疫预防的减毒活疫苗,包括麻疹减毒株、腮腺炎病毒株、风疹减毒株。除上述成分外,本药还含有大约25 ug的新霉素,少量山梨醇和水解的明胶作为稳定剂
性状:本品为乳酪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对279例年龄在11月龄至7岁且三种病毒血清均阴性的儿童进行临床研究,表明M-M-R II免疫原性很高且普遍耐受性良好。 在这些研究中,易感人群单次接种疫苗后可引起95%的麻疹红细胞凝聚抑制(HI)抗体产生,96%的腮腺炎中性抗体产生及99%的风疹HI抗体产生。然而,有1-5%接种者初次接种后血清阳转失败。
药物相互作用:勿与免疫球蛋白同时使用。如使用过人体免疫球蛋白,输血或输注血浆,疫苗接种应推迟至3个月后或更长时间后进行。
不良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痛或刺痛。偶见发烧,出疹通常很少,接种后5-12天也可能出现全身性皮疹,罕见局部红肿、变硬和触痛,不适,腮腺炎,恶心、呕吐、腹泻,局部淋巴结病,血小板减少症、紫癜,过敏反应,关节痛和/或关节炎,肌痛,皮肤多形性红斑,视神经炎,包括眼球后神经炎、视神经乳头炎、视网膜炎,结膜炎和眼肌麻痹,中耳炎、神经性耳聋、睾丸炎。儿童可出现惊厥或癫痫、头痛、头晕、感觉异常、多发性神经炎、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运动失调。罕见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在这些病例中,有些可能是由于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得过未确诊的麻疹感染或接受过麻疹疫苗,因接种麻疹疫苗后而产生的SSPE,大约为百万分之一,这远远低于自然感染麻疹后所产生的SSPE。
禁忌症:妊娠妇女,对本疫苗任何成分和/或鸡蛋(活麻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是通过鸡胚细胞培养而产生的)过敏者,发热性疾患患者,活动性、未治疗的结核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血恶液质、白血病、淋巴瘤或其它影响骨髓或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包括爱滋病病人、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临床多发感染的病人,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如血内丙种球蛋白过少和异常的病人,家族中有先天性或遗传性免疫缺陷史者,只有证实了具有免疫能力后才能接种疫苗。
注意事项:1 地方卫生当局可建议,在麻疹暴发时对6-12月龄的婴儿进行免疫接种,此类人群可能对疫苗的成份不产生免疫应答。腮腺炎和风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12月龄以内的婴儿尚未确定。年龄越小,血清阳转率越低。这些婴儿应在15月龄时第二次接种M-M-R II 疫苗,并在4-6岁或11-12岁再次进行免疫接种。有证据表明,曾自然感染过麻疹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以及1岁以内接种过疫苗的婴儿,当再次接受疫苗接种后,可能不能产生持久性抗体水平。由于再次免疫可能出现免疫应答失败,所以应对早期免疫保护的优越性进行权衡。1
贮藏方法:2-8°C,避光保存。疫苗配制后仍应在2-8°C避光保存。且在8小时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