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名称:昕畅(达比加群酯胶囊)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色颗粒。
适应症: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NVAF)的卒中和体循环栓塞(SEE)。
成份:甲磺酸达比加群酯 化学名称:β-丙氨酸,N-[[2-[[[4-[[[(己氧基)羰基] 氨基] 亚氨甲基] 苯基] 氨基] 甲基]-1-甲基-1H- 苯并咪唑-5-基] 羰基]-N-2-嘧啶-乙酯,甲磺酸盐
药理毒理:达比加群及其乙酰葡糖醛酸苷共轭产物是竞争性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由于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凝血酶(丝氨酸蛋白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抑制凝血酶可预防血栓形成,其活性基团还可抑制游离凝血酶、与血块结合的凝血酶和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 Ames试验、小鼠淋巴瘤试验、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以及大鼠体内微核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生殖毒性: 大鼠经口给予达比加群酯15、70和200mg/kg,雄性大鼠在交配前、交配期至规定结束时间给药29天,雌性大鼠在交配前至妊娠期第6天给药15天给药,结果显示,200mg/kg组(或基于AUC对比,为人体最推荐剂量MRHD300mg/天暴露量的9-12倍),未见对雄性和雌性大鼠一般生育力的明显影响。但雌性大鼠给药剂量为70mg/kg(基于AUC对比为MRHD暴露量的3倍)时着床数减少、着床前丢失增加。在母体动物毒性剂量(比患者血浆暴露水平高5~10倍),可见大鼠和兔胎仔体重和胚胎-胎仔存活能力下降,而且胎仔变异性增加。围产期生殖毒性研究中,在母体毒性剂量(比患者血浆暴露水平高4倍),可见胎仔死亡率增加。 致癌性: 小鼠和大鼠经口给予达比加群2年,未见明显的致癌性。小鼠和大鼠最大给药剂量为200mg/kg/天,分别约为MRHD 300mg/天暴露量的3.6倍和6倍(基于AUC)。
不良反应:安全性总结 已经通过11项临床试验共38,141例患者对本品的安全性进行了总体评估:对其中的23,393例本品患者进行了调查。 在观察本品在房颤患者中预防卒中和SEE的效果的关键研究中,共计12,042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其中6,059例患者接受本品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治疗,5,983例患者接受每次110mg、每日两次的治疗。 在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试验(RE-COVER,RE-COVER Ⅱ)中,共计2,553例患者被纳入本品的安全性分析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本品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治疗。 在预防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试验(RE-MEDY,RE-SONATE)中,共计2,114例患者接受本品治疗;其中552例患者从RE-COVER试验(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治疗)转换至RE-MEDY试验,并且计入急性和复发性患者的总数中。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本品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治疗。 共有22%接受卒中或SEE预防的房颤患者(最长治疗时间为3年);14%接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治疗的患者(最长治疗时间为6个月);以及15%接受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预防的患者(最长治疗时间为36个月)出现不良反应。 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大约16.6%接受卒中和SEE预防治疗的房颤患者以及14.4%接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治疗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在复发性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试验RE-MEDY和RE-SONATE试验中,分别有19.4%和10.5%的患者发现了出血。 虽然临床试验中发生频率很低,但大出血或严重出血仍有可能发生,任何部位的出血都有可能导致残疾、危及生命或致命性结果。 不良反应 表1为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性卒中和SEE研究以及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肺栓塞(PE)和预防复发性DVT/PE中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依据系统器官分类(SOC)列出并使用以下惯用发生频率定义进行分类:十分常见(≥1/10);常见(≥1/100,<1/1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不明确(从现有数据无法估计)。 满足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标准可称为大出血: 出血伴有血红蛋白水平至少下降20g/L,或导致需输血或血细胞至少达2个单位的出血。 在关键部位或器官发生症状性出血:眼内、颅内、椎管内或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肌肉内出血、腹膜后出血、关节内出血或心包出血。 满足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标准的大出血被称为危及生命的出血: 致死性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伴有血红蛋白至少下降50g/L的出血;需要输血或血细胞至少达4个单位的出血,伴有低血压而需静脉使用升压药的出血;必须外科手术治疗的出血。 与接受华法林治疗者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10mg、每日两次和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患者,总体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和颅内出血风险呈显著下降(p<0.05)。与华法林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10mg,每日两次的受试者的大出血风险显著降低(危险比0.81,[p=0.0027])。与华法林相比,随机接受达比加群酯每次150mg、每日两次的受试者的胃肠道大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危险比1.47,[p=0.0008]),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75岁的患者中。 各亚组(如:肾功能损害、年龄、抗血小板药物或P-gp抑制剂等联合用药)均表现出达比加群与华法林相比在预防卒中和SEE方面的益处,以及颅内出血(ICH)风险的下降。在使用抗凝血药治疗时大出血风险增加的特定患者亚组中,达比加群的过高出血风险是由胃肠道出血导致,一般出现在达比加群酯治疗开始后的前3~6个月。 大出血事件(MBE)定义遵循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的建议。如果出血事件满足以下一项或一项以上标准,则被归类为MBE: •致命性出血 •在关键部位或器官发生症状性出血:颅内、椎管内、眼内、腹膜后、关节内、心包或肌肉(伴有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出血。关键部位或器官的出血必须具有症状性临床表现,才能被归类为MBE。 •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超过20g/L(1.24mmol/L),或导致2个单位或以上的全血或红细胞输血的出血。 心肌梗死 在RE-LY研究中,本品组的心肌梗死年化事件率为0.82%(本品110mg、每日两次)和0.81%(本品150mg、每日两次),华法林组为0.64%(参见[临床试验])。
药物相互作用: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规格:110mg*10粒*3板
贮藏:<div>密封,在25℃以下干燥保存</div>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281
生产厂家:成都硕德药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