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先心病与胎儿发育环境有关

家庭医生在线 2016/8/20 8:49:43 举报/反馈

先天心脏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明显先天性心脏病症状,往往在查体时才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

出现先心病可能和这些事情有关

一、孕妇患有糖尿病而未经治疗和控制病情者,可致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性为2%,如果妊娠早期病情控制稳定,则危险性下降。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洪昊

二、孕妇在妊娠早期接触致畸药物,如锂、苯妥英钠或类固醇等,都可导致胎儿先心病的患病率达到2%。

三、妊娠早期受到放射性物质如X射线、同位素等过量照射也是先天心脏病原因之一。

四、病毒感染。

五、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遗传史。

专家还指出,婴儿先天心脏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因素可能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而产生先天性性畸形。

1、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

(1)感染,妊娠前三个月患病毒或细菌感染,尤其是风疹病毒,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其出生的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

(2)其它:如羊膜的病变,胎儿受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母体营养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钙,放射线和细胞毒性药物在妊娠早期的应用,母亲年龄过大等均有使胎儿发生婴儿先天心脏病的可能。

2、遗传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家族发病趋势,可能因父母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统计数据表明,5%先心病患者发生于同一家族,其病种相同或近似,可能由于基因异常或染色体畸变所致。遗传学研究认为,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3、其它:有些婴儿先天心脏病在高原地区较多,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说明出生地海拔高度和性别也与本病的发生有关。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能查到病因的是极少数,但加强对孕妇的保健,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和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对预防婴儿先天心脏病具有积极意义。

先心病的护理工作

(1) 术后心血管系统护理:临床上根据患儿正常的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温暖的四肢末梢、正常的尿量,可以推定患儿有合适的心排量。

(2) 术后呼吸系统护理:心脏术后受多因素影响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导致术后病程延长,增加住院费用和治疗护理上的难度。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耳垂、四肢末梢动脉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以及呼吸机应用时的潮气量、气道阻力等监测。

(3) 术后肺部护理:小儿呼吸系统有其特有的生理特点,术后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而导致肺功能不全,影响心功能恢复。定时翻身、变化体位、拍背、雾化吸入等都是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

(4) 术后神经系统护理:体外循环手术后有时会并发脑部弥漫性或局限性损伤,其严重程度可呈可逆性或器质性损害,是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5) 术后消化系统护理:先心病术后因受麻醉、体外循环、镇静、肌松药物、应急反应等影响,患儿的消化系统可有不同程度障碍,以腹泻最为常见,饮食结构调整、忌油腻食物、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运用等都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护理不当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且有的宝宝在手术的时候非常的小,在喂养的时候是很苦难的,应该多给孩子吃高营养的流体食物,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责编:郑梦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先天性心脏病怎么预防?

要预防先心病,就决不能忽视产前检查。先天性心脏病跟遗传有一定关系,有先心病家族遗传的孕妇应该在孕期加紧排查,做到尽早发现。“要排查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可在孕20周-24周时做一次三级B超,99%以上的先心病都能查出。 ,通过孕期筛查发现患先心病的胎儿,再根据胎儿的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或优生优育。对那些复杂的、难治愈的和远期效果差的先心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先心病的发生率。

Q:请问先天性心脏病怎么预防?

要预防先心病,就决不能忽视产前检查。先天性心脏病跟遗传有一定关系,有先心病家族遗传的孕妇应该在孕期加紧排查,做到尽早发现。要排查胎儿是否患有先心病,可在孕20周-24周时做一次三级B超,99%以上的先心病都能查出。 ,通过孕期筛查发现患先心病的胎儿,再根据胎儿的具体情况,考虑手术治疗或优生优育。对那些复杂的、难治愈的和远期效果差的先心病患儿进行早期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先心病的发生率。

Q:胎儿能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吗

思维彩超可以查出来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胎儿先心病,根据报道先心病在我国占我国出生婴儿的0.8%到0.12%,意味着我国每年有12万到20万的先心病患儿出生,其中复杂万象的先心病,治疗尚不明确也没有特别良好的预后效果或者是出生后早期死亡的先心病,约占20%多,是新生儿以及儿童期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