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现在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对心绞痛认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要么延误了治疗,要么过度紧张进行过度的治疗。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胡兆霆教授,胡教授特别提醒年轻女性,频繁出现胸痛、胸闷不一定是心绞痛,日常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年轻女性频繁出现胸痛、胸闷不一定是心绞痛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尤其女性,容易会出现胸闷、胸痛甚至气短的情况,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突然会感觉到呼吸费力或者是气不够用的现象,尤其是在地铁、公交车上或人多的办公室里更容易发生。在平时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会完全没有特别感觉,但是严重时患者会感觉非常的难受,会感觉像是有石头压住胸口一样的感觉,而且有时候患者还会感觉的气不够用的现象。
这些现象对于一个平时健康的年轻女性来说,一般情况下是患者身体器官的功能性改变的一种表现,很少是因为患者发生器质性疾病的表现。也就是说一般不是因为“心肌缺血”的现象所致。所谓心肌缺血多由于冠状动脉病理性狭窄导致的,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动脉硬化所以造成,而动脉硬化多数是中老年人才容易发生。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甚至气短,很可能是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作怪。只有极少数是由于冠心病、冠状动脉炎症、冠状动脉瘤、心肌桥、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所致。心脏神经官能症多由于焦虑、紧张、情绪激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体力活动过少,循环系统缺乏适当锻炼等因素,以致患者稍有活动或少许劳累即产生过度的心血管反应而导致本病。
值得注意的是,病患不要将心脏神经官能症这一非器质性心脏病误释为严重的心脏疾病,把一般胸痛误认为心绞痛或冠心病,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治疗后症状不见减轻反而加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减轻心理压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胃痛心绞痛傻傻分不清楚怎么办?一般根据病史及心电图判断
在临床上,有不少患者会把心绞痛和胃痛相混淆,那么,这两者应该如何区分呢?胡兆霆教授介绍,胃病会引起类似于心绞痛的症状,而“心绞痛”亦会表现为胃病的症状。两者的鉴别可以根据症状特点及病史,一般来说,胃病除“心绞痛”外,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患者一般有胃病史;而心绞痛的患者多数有心脏病史,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是最好的手段。
常有心绞痛症状的人群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心绞痛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临床现象,会涉及到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比如:对于心脏本身来说,并不是只有冠心病才导致心绞痛,胡兆霆教授介绍说,像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炎症,冠状动脉瘤及夹层等等都会发生胸闷、胸痛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这些类型都是属于器质性心脏疾病。此外,还有功能性心脏疾病如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也会发生胸闷、胸痛等类似心绞痛的症状。还有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胃肠疾病如:食道炎、胃炎、消化性溃疡;大动脉炎、动脉瘤及夹层;皮肤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等。
对于时常发生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的人来说,应该去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方可证实是否是由于心脏问题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胡兆霆教授特别提醒,不要把心绞痛局限于心脏疾病,因为食道、胃病、大血管病、肺病等其他系统疾病也会导致“心绞痛”。
冠心病有两种分型 治疗要注意分别对待
就冠心病心来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抬高心肌梗死和ST抬高的心肌梗死。,这种类型冠心病的患者需要住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另外一种是稳定性冠心病,而这种冠心病的治疗目标是为了改善病人的症状以及长期预后,缓解疼痛,改善其生存时间。在预防方面,患者在日常一定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冠心病是慢性病不能根治);另一方面,要注意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抽烟、酗酒这些都是导致冠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膳食总热量不要过高,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瓜果,戒烟,限酒,适量的运动。另外,平时要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注意睡眠,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
对于稳定冠心病患者还还要遵循指南服用药物,如抗心绞痛、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预防心肌梗死,降低死亡风险。胡兆霆教授特别提醒,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做到定期到医院随访,做心电图或冠状动脉CT或造影。让医生评估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胡兆霆教授
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胡兆霆教授
专家简介:胡兆霆,男,主任医师。从事心内科、大内科工作二十余年。主要从事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心肌病等疾病的临床治疗,在难治性高血压、各种病因所致的心衰、晕厥、胸痛及老年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承担省科技计划及省卫生厅课题二项,院区级课题三项。参编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广东省药理学与临床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基础研究、检验与心力衰竭学组委员;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