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精神障碍碍又称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心境或情感显著而持久的改变——高扬或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情感性精神障碍伴有相应认识和行为的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发作症状较轻者可达不到精神病的程度。情感障碍的基本症状是心境改变通常表现为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两种完全相反的临床状态。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常反复发作,多数可缓解少数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多疑症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属于精神病的范畴。其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个人性格、成长环境、社会压力以及脑部神经递质失衡等有关。 [详细]
02月15日 08:53 更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在突然遭遇强烈的精神刺激或躯体应激后,个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常见的表现包括情绪波动、认知改变、生理反应、行为变化等。 [详细]
02月15日 04:44 更新应激障碍的表现多样,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生理和社交等方面的改变,如情绪波动、记忆问题、逃避行为、身体不适、社交退缩等。 [详细]
02月14日 09:31 更新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一般来说正常使用时依赖性较小,但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用药时长、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以及用药规范程度等。 [详细]
02月14日 06:37 更新精神状态不好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如睡眠不足、压力过大、营养不良、心理疾病、身体疾病等。 [详细]
02月14日 06:33 更新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需要注意多方面,包括日常护理、心理调节、药物治疗、社交活动、定期复查等。 1.日常护理: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2.....[详细]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形成通常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等有关。 1.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其....[详细]
一般来说患情感型精神障碍的患者跟情感方面的经历有关,你是属于情感型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病人一般存在所谓“三高”症状即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建....[详细]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易发人群通常有遗传因素影响者、性格内向者、长期压力大者、经历重大创伤者、患有慢性疾病者等。 1.遗传因素影响者:如果家族中有情感性精神障....[详细]
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在饮食方面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刺激性食物、限制酒精摄入、控制咖啡因摄取、减少高糖食品、避免易过敏食物等。 1.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