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胸闷、呼吸困难,屡屡出现濒死感……到医院检查,心脏却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可是一旦离开医院,这种难受的症状再发,难道真有幻觉出现?
这样的怪事偏偏出现在邵先生身上。几经辗转求医,邵先生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该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给出了最终的诊断结果:“在排除生理疾病后,这种情况多半是心理疾病导致,而邵先生就是患上一种叫惊恐障碍的心理疾病,也称为急性焦虑发作。”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潘集阳教授呼吁,精神健康是个人、事业、家庭、人际交往及社会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家需重视精神医学,正视精神疾病,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
以为是绝症,原来是心理疾病作祟
32岁的邵先生本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某日上班途中突感一阵眩晕,随后便被一种突如其来的恐惧笼罩。
“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手脚发麻以及全身乏力,就像快死了一样。”邵先生这样描述他当时的感受。
惊慌之下,邵先生立即拨打120送至医院急诊。奇怪的是,就诊过程中这些症状消失,各项血液生化、心电图等检查都显示未见异常,邵先生只能带着疑惑回家。然而,回家后不久,这种濒死的症状再发。为此,邵先生多次到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可每次检查都没有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呢?令邵先生不解的是,平时自己连感冒都很少有,怎么会在正当盛年时就突然患上“不治之症”? 一向外向开朗的邵先生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每日活在害怕这种突如其来濒死感、恐慌感的惊恐之中。
几经周折,邵先生找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的潘集阳教授,经过详细的诊断,潘集阳教授给出了诊断结果:惊恐障碍。
药物和心理辅导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提及惊恐障碍,可能有很多人不清楚,但是这种疾病并不罕见。之前台湾歌星潘玮柏就曾在微博自爆患有惊恐障碍,感觉每天过的生不如死,每天起床呼吸困难、血压高、晕眩,而且感觉心脏不见了,以为是中风或是心脏病,结果就诊下才知道是惊恐障碍,在药物控制之下恢复良好。
潘集阳教授介绍,惊恐障碍是焦虑障碍的一种,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非预期惊恐发作,并因此出现行为改变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
“突然心慌心跳,有濒死感,严重时甚至感觉心脏从喉咙蹦出来。虽然起病急骤,终止迅速,但恐惧感非常强烈。而且惊恐发作时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抑郁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转入慢性波动病程,甚至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然而,如果早期诊断和治疗,远期疗效让人满意,急性期治疗后50%~70%患者可以得到症状缓解。”
“在治疗方面,药物和心理辅导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潘集阳教授坦言,药物治疗最重要的是坚持服药,很多病人起初不愿意服用药物,觉得检查结果未见异常后,自己通过心理调整可以控制再发,但实际上心理治疗应是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的辅助治疗,若第一次未坚持服药,其后症状再发时才开始服药,症状会更难控制,治疗疗程会更长。
潘集阳教授提醒,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在于尽早控制惊恐发作,预防再发。早期治疗时,患者也应该认识到惊恐发作时的各项躯体症状其实是由于心理障碍所引起,貌似可怕,实则无害,“担心失去自我控制或死去”想法是焦虑导致的认知障碍,防止焦虑进入恶性循环。
常被认为是心脏病,惊恐障碍误诊率较高
潘集阳教授提及,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加大;加上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波动(少于6个小时);喜爱喝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等等,都会引起惊恐障碍的急性发作。
然而,惊恐发作作为一组综合病征,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只有在排除这类疾病之后,才能下惊恐障碍的诊断。但也正是由于该疾病躯体症状明显,导致病人长期辗转于其他内科门诊而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误诊率比较高。
潘集阳教授特别提醒,曾经有过反复上医院急诊却查不出器质性疾病的人,就要高度怀疑是惊恐障碍,及时咨询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
另外,据资料显示,50岁以下的惊恐障碍患者诱发冠心病的比例比50岁之后的患者高3.5倍左右。所以,建议惊恐障碍患者每年应全面检查心脏,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同时也需要多学科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