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10%,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往往起病通常较急,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症状较明显,但患者往往胰岛功能差,需终身注射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存。所以,要想控制好需要终生治疗的糖尿病,就需要在生活中注意细节。下面,我们就来说说糖尿病的一些症状以及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四种隐秘症状需当心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特别关注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下面我们说说容易被忽视的糖尿病4大症状。
1、醉酒感。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人群,由于自身血糖调节能力差,会在空腹运动后或吃饭时间推迟后出现低血糖,表现为手抖心慌、感觉脚踩棉花的醉酒样症状。专家建议,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要查查血糖了。如果诊断为糖尿病,应随身佩戴标明自己患病情况的卡片,一旦发生严重低血糖,可以得到及时救治。
2、牙龈感染、肿胀或出血,脚部溃疡。身体经常出现局部感染的人要提高警惕,查查血糖。建议糖友发生伤口感染、牙龈炎或牙龈红肿或出血及伤口难以愈合,应立即就医。除了接受专业医生检查外,患者每天都应该自己检查双脚。脚部一个疼痛点可能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第一症状。糖尿病患者也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特别是皮肤有褶皱的部位。另外,每天用温水洗脚,之后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干燥开裂引发炎症。
3、眼部问题。糖尿病会增加视网膜病危险。视网膜病容易导致视觉丧失。专家建议,如果你突然感觉视觉异常变化,眼睛疼痛、看东西时视野中出现点状或亮光漂浮物,应立即看眼科医生。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每年也应检查一次眼睛。
4、心脏病症状(不仅仅是胸痛)。糖尿病会增加心脏病发病危险,导致心脏病或脑卒中发作。密切关注心脏病的任何可能症状,及时检查。应该牢记心脏病症状并非只是胸痛,有时只是肩部疼痛或是胃痛等不适,遇到此类症状应看医生。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健康、血压及血脂水平也非常重要。
糖尿病日常护理有四点
1、血糖监测是首选
1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功能差,因此需要补充外来胰岛素治疗,再加上病情起伏波动大,不易控制,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引起酮症酸中毒,并将导致患者昏迷或危及生命,因此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每天都要进行的。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自我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可每天监测血糖2~4次;若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和/或生活方式干预时,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监测血糖2~4次。可以说,1型糖尿病控制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要看患者有没有自我检测血糖的习惯,只有每日进行多次自我血糖检测的患者,才是一个合格的对自己负责的“糖友”。
2、运动要得当
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坚持运动是一个好习惯。经常参加运动,能够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运动得当很重要,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比较年青,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下自己慢跑、打太极、跳交际舞等运动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运动前应先做5~10分钟的热身运动。运动时应穿着宽松的衣裤、柔软的棉线袜和合脚的运动鞋。运动结束后做5~10分钟的整理运动,使心跳恢复到每分钟比静息时高10~15分次的水平再休息。
3、饮食要合理
吃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着实有讲究的,俗话说“三餐只吃八分饱,蔬菜水果不能少;粗细杂粮搭配好,热量交换要记牢;荤素搭配要平衡,瘦肉鱼蛋适量调。”但是怎样才能做到搭配好、要平衡、适量调呢?
食物以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其次要控制每日摄入总热量,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接着要多食粗粮、蔬菜等高纤维,利于血糖和血脂下降及大全通畅;最后要清淡饮食,每日吃盐不超过5克;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定餐。不过,“糖友”们一定要记住,只有在餐前餐后进行血糖检测,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血糖高低,合理的对饮食进行搭配和调试。
4、心态要平复乐观
1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接受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等综合性治疗外,还应有必要的心理辅导,使其能积极地接受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人在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时,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才会得以更好地发挥,能有效地贮存糖元。从而使血糖下降或保持稳定,病情因而得到改善。所以对于糖友们来说,在生活中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很重要,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