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国糖尿病呈大爆炸趋势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6/4/12 7:50:13 举报/反馈

今年的世界卫生日,WHO发布一组惊人数据,称中国在已有的1.1亿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上,有5亿以上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也就是说,中国有近一半的人口处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

糖尿病是一个甜蜜的杀手:“糖尿病听起来很甜蜜,可不要小看了它,它是一个甜蜜杀手,世界范围内几乎是每十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死亡,仅在中国,每年总死亡人数1030万的8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如今,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已经占到40%!糖尿病还是一个隐形杀手:很多人患上糖尿病不知道,认为能吃能喝的,啥感觉也没有,须不知糖尿病就这样悄悄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糖尿病还是凶残杀手:糖尿病导致卒中,肾衰,失明、坏疽截肢制造残疾每年达100万人!

为什么中国糖尿病大爆炸?

原因之一:现今中国人的饮食方式和运动非常不健康。根据WHO调查,中国有6成以上的成年人不知道高糖饮食会导致糖尿病,而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饮食的危害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统计结果同时显示,有大约四分之一(23.8%)的中国成年人处于高度缺乏运动的生活状态。不健康饮食加上不运动,造就了中国达到世界第一数量的肥胖人群(BMI大于等于30)!

原因之二:吸烟!在中国更是要命。中国的公共场所禁烟活动屡屡失败,多份国内外调查显示中国的吸烟状况一直处于恶化阶段,烟民数量不受控制,初次吸烟年龄呈现低龄化,吸烟人群甚至向中小学校园蔓延……如今每年吸烟造成的死亡数量目前已经破百万,未来的十几年内更可能超过每年300万。这种情况下,吸烟诱发的糖尿病高发几乎是在所难免。

原因之三:儿童超重和肥胖率飞速增长,既无重视,更谈不上什么控制。殊不知孩子们肥胖的确是一个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高危因素。

中医如何应对?

WHO给中国支招:应该以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为主。简单来说,调整饮食结构、戒烟、坚持体育锻炼以及控制体重。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应加强慢病管理,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糖尿病预防:上个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大讨论的最终结论是: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世界”的最高境界。那么中医怎么预防糖尿病呢?

中国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区,仅次于印度。由中国学者在大庆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研究表明-通过积极干预糖耐量减低的人群,可以阻止其发展成为糖尿病,有些人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这项报告赢得了国际同行们的普遍赞誉并且广为引用。现在已经明了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因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即胰岛素抵抗,它首先引起糖耐量减退(2型糖尿病前期),然后使胰岛B失代偿并最终发展成为糖尿病。国外Joslin糖尿病中心进行的历时25年研究随访观察无糖尿病而父母均患有糖尿病的人群,结果显示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的个体在25年后糖尿病累积发生率达85%左右,因此胰岛素抵抗状态在糖尿病发病前就存在,它可预测糖尿病的发病,只要控制了胰岛素抵抗就能阻止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这一点已经为中国大庆研究所证实。其办法是: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药物干预。长期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即改变生活方式,很多人不易做到,使用药物是比较现实的手段。

2型糖尿病前期是指由血糖调节正常发展为糖调节受损(IGR),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IGT或IFG人群糖尿病的转化率为正常血糖者的8倍多。其中IGT是尤为重要,IGT并非意味着是一种轻病,很多IGT患者还可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血脂紊乱、代谢综合症和脑卒中等疾病,使病情复杂而加重原发病。同时,IGT还可作为糖尿病的前期阶段,预示糖尿病的发病及体内血管、脏器的病变。IGT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血糖(FPG)<7 0mmol="" l="" 75g="" 2h="" 2hpg="">7.8mmol/L且<11.1 mmol/L。IGT代表了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2型糖尿病高风险的预示因素。但并非全部IGT均会转变为2型糖尿病,部分IGT者会回复到正常糖耐量,其余则有可能在多年内维持在IGT状态。多数情况下,IGT只代表正常糖耐量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一个短暂阶段。在IGT阶段即开始系统治疗维持6年,可延迟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的发病,降低严重糖尿病肾病风险。因此,在IGT阶段即开始正确治疗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那些人群因该警惕糖尿病: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史、巨大胎儿史、妊娠糖尿病史或高血压史的人都属于IGT高危人群。由于IGT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这类人群更应定期检查血糖,提高预防意识。中医学对IGT有独到的见解,IGT以肥胖者为多,应重在减肥,生活上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中医治疗时,不但要分清肥胖和非肥胖,还要分虚实。实胖患者的特点是肩宽背厚,体力较好,腹部比较坚实;虚患者比别人吃得少却比别人胖,其数量大约占到临床所见糖尿病患者的三分之一左右。对于不同的病人,采取适当的中药干预,联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可以从“治未病”的角度更好的预防糖尿病的发病。总之,要重视2型糖尿病的唯一可逆转阶段——IGT阶段的治疗,采取恰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干预等方法可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病。我们自己经研究观察发现用中医药同样能够达到目的。经过5年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我们发现“肝失调达,脏器失和,气血津液代谢异常,阴阳水火调节失衡”是糖尿病的总病机,其核心是“肝机能失常”,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从肝论治”能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改善糖耐量降低体重从而阻止了动物发生糖尿病。

总之,对于肥胖,高血压等具有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应该积极干预,只要全社会广泛参与,积极行动起来,改变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适当的药物,我们一定能够阻止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蔓延!

(责编:潘玮璐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妊娠糖尿病症状

在糖尿病有什么症状问题上,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妊娠前确诊为糖尿病,妊娠前是无症状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有症状的糖尿病,妊娠前无糖尿病,妊娠后患有糖尿病,而产后可恢复者。这些情况都是有可能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的情况,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糖耐量可恢复正常,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消失。但分娩后一部分患者有持续高血糖、糖尿及糖耐量减低者,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病人。妊娠合并了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多、喝多、尿多,但体重减轻,还伴有呕吐。注意不要将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混同为一般的妊娠反应,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呕吐可以成为剧吐,即严重的恶心、呕吐加重,甚至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另外一个常见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是疲乏无力,这是因为吃进的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而且分解代谢又增快,体力得不到补充的缘故。体重减轻是比较明显的妊娠期糖尿病症状,虽然孕妇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可是体重却明显减轻了,孕妇应该出现正常的体重增加的情况,所以出现了此种糖尿病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让专业的医生和设备及时诊断自己出现的此种情况是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您如果发现自己有糖尿病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愈。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医院是国家医保定点单位,康复基地皮肤科专家还成功研发出“激活胰岛再生”新疗法和一整套行之有效治疗各种糖尿病的中药组方,使各类糖尿病在诊疗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专病、专方、专治、因人施治的诊疗新高度。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医院是国家医保定点单位,康复基地皮肤科专家还成功研发出“激活胰岛再生”新疗法和一整套行之有效治疗各种糖尿病的中药组方,使各类糖尿病在诊疗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专病、专方、专治、因人施治的诊疗新高度。

Q:孕期糖尿病症状

孕期糖尿病症状有:  一、晚孕引产、剖宫产合并感染时,孕期糖尿病症状又趋加重。  二、孕期糖尿病症状常合并巨大儿、羊水过多。  三、孕期糖尿病症状:出现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  四、早孕期易发生真菌感染、妊娠剧吐的孕期糖尿病症状。  五、中孕期糖尿病症状可缓解孕期糖尿病症状。

Q:妊娠糖尿病症状是什么?

女、34岁、妊娠糖尿病病症状。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是妊娠前已有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二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妊娠期间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其主要症状:三多症(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大于90公斤、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应警惕此病。此病病因很多,年龄大于30也是本病的重要诱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