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有一种搔痒叫“继发性甲旁亢”

家庭医生在线 2016/7/12 14:59:27 举报/反馈


陶冶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主任,医疗组长

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一亿,而终末期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大概有138万左右。血液病专家提醒,正在接受透析的慢性肾功能疾病患者应及早防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并发症的发生,对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的综合控制和管理。

血透患者要及早防控甲旁亢

继发性甲旁亢又称为慢性肾脏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是指慢性肾脏病患者因为肾功能不全,对体内多余物质的排泄不全,引起高磷、低钙进而导致继发性甲旁亢,PTH(甲状旁腺素)升高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据川大华西医院肾内科主任陶冶教授介绍,早期病人可能仅表现为活动障碍,后期可有骨痛,有些病人出现顽固性皮肤搔痒、骨折或者骨囊肿形成。严重的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血管、心脏瓣膜、软组织钙化,甚至出现心肌梗塞,给患者的生命安全或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血透患者要及早防控继发性甲旁亢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患者背后的“隐形杀手”

继发性甲旁亢的防控在于早期管理。许多证据证实血磷高的患者死亡风险大,而肾脏衰竭导致体内磷排不出去而持续升高,因此含钙、不含钙的磷结合剂被临床广泛接受。但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磷从哪里来?陶冶教授称,一部分当然是从平日饮食中摄取,还有一部分是PTH升高后从骨骼里动员出来钙、磷释放到血液中。过高的PTH是透析患者背后的“隐形杀手”。因此,针对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药物需要同时降低PTH,从减少骨释放这条途径减少磷的释放。

目前,临床上治疗继发性甲旁亢的医保药物只有口服的活性VD,要有效控制PTH水平常常需要进行大剂量冲击治疗,但易引起高钙血症导致治疗中断。因此需要在降低PTH水平的同时,除能减少骨磷溶解,还不增加肠道钙吸收,最小程度影响钙磷的药物来满足临床需求。

预防甲旁亢,专家提三点建议

长期用药的费用对于尿毒症病人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据了解,华西医院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中心坚持定期对患者的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以及钙化进行评估检查,定期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指标控制不佳的患者病情深入讨论,制定解决方案。针对有共同问题的患者群体召开肾友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强化教育、宣传及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还可关注家庭医生在线所设立的微信公众号——肾斗士,了解更多疾病知识,与专家互动。

对于预防甲旁亢,专家给出三点建议:首先,要补充足量的活性维生素d,并结合甲旁亢激素等相关化验,随时调整用量;其次,饮食上要注意,避免高磷饮食,如坚果类、动物的内脏一定要少吃,最好是不吃。最后,要进行充分透析,促进磷的排泄,降低血磷水平,有效预防甲旁亢的发生。

本文转载自:天府早报

本文指导医生:
陶冶

陶冶教授 主任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

擅长疾病:长期在临床第一线工作,擅长对急﹑慢性肾功...[详细]

(责编:郑梦雪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如何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预防继发性甲旁亢一定“要早”。预防越早效果越好。另外,预防继发性甲旁亢“要准”,患者不但要纠正血钙和血磷,还要抑制甲状旁腺素的分泌。除了配合医生治疗之外,甲旁亢患者要加强饮食方面的控制。原则上,每天摄入的磷应该控制在一千毫克以内。建议少吃些内脏,控制坚果类食物的摄入等。药物治疗结合饮食控制,加上适当的运动,对继发性甲旁亢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Q: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怎么回事?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三种。原发性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通过对骨和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继发性甲旁亢由于甲状腺以外的各种其他原因导致的低血钙,继发引起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多PTH。三发性甲旁亢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由于甲状旁腺受到持久性刺激,过度甲状旁腺增生转变成能自主分泌PTH的腺瘤这种情况称为三发性甲旁亢。临床上极为少见。

Q: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什么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三种。原发性甲旁亢是由于甲状旁腺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引起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通过对骨和肾的作用,导致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继发性甲旁亢由于甲状腺以外的各种其他原因导致的低血钙,继发引起甲状旁腺增生,分泌过多PTH。三发性甲旁亢在继发性甲旁亢的基础上,由于甲状旁腺受到持久性刺激,过度甲状旁腺增生转变成能自主分泌PTH的腺瘤这种情况称为三发性甲旁亢。临床上极为少见,本节着重介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