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拟人化”解读流感和支原体感染的区别,专家支招近期感冒高发如何有效预防、缓解症状

2024/1/15 17:35:37 举报/反馈

“不幸加入了‘感冒’大军,上网一查感觉自己流感和支原体感染的症状都能对得上,医生,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呀?”近来,因感冒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不断增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杨正飞教授巧用“拟人化”比喻,解读“甲流”“乙流”和支原体感染的区别,并建议大家出现症状科学看待、冷静处理,注重防护、养成良好习惯,有效预防疾病。


“疾风少年”vs“‘肺’物少年”,两种疾病“性格”很不同

如何分辨自己患上的究竟是流感还是支原体感染,是不少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杨正飞教授将两种疾病比作两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少年”,向大家科普应该如何分辨这两种疾病。


流感是个“疾风少年”,来得快(发病急,数小时至24小时到达疾病高峰),去得也快(自限性疾病,病程3~5天),“热”情高涨(体温显著升高,39~40℃甚至更高),“痛”并快乐着(全身症状明显,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咽痛、乏力)。


支原体却常常自黑,说自己是个“肺”物(呼吸道症状明显,咳嗽显著,干咳为主,咳嗽严重时可伴随胸痛),姗姗来迟(潜伏期长1~3周),常常加班熬夜(夜间咳嗽更加多见,病程时间长2~4周),对生活有“热”情但不多(体温中度升高,38~39℃)。

流感:比普通感冒症状严重,通常是自限性疾病


病毒:直径20~200nm

杨正飞教授介绍,我们通常说的“流感”全称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属于丙类传染病。在我国,流感常见于冬春季节。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症状更加严重。临床上,流感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型别,其中人类感染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呈现季节性流行,尤其是甲型流感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甲流”“乙流”感染后,其表现特点相似,主要表现为起病急,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常伴有畏寒、寒战、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感染症状,一些儿童可能还会出现咽痛、干咳、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症状。流感通常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通常在发病后3-4天患者体温便会逐渐回落,全身症状逐渐改善。部分轻症患者的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症状较轻,一般在2-3天内恢复。

支原体感染:只有特定抗生素有效,通常咳嗽剧烈


支原体:直径50~300nm

近期高发的另一种疾病——支原体感染是怎么回事呢?杨正飞教授指出,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的一种,是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的主要致病菌。由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因此患者往往只有服用特定的抗生素能有效治愈。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是我国5岁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全年散发,主要经飞沫传播,其中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有发热、咳嗽、咳痰等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皮疹等表现,发热以中高热为主,咳嗽比较剧烈,大多数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夜间较剧烈,逐渐加重,且在退热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4周。

充分休息、对症处理,识别前驱症状是关键

如果患上流感或支原体感染,应该如何应对?杨正飞教授给出以下几大应对要点:

1.无论是“甲流”“乙流”或是支原体感染,均可能并发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心律失常、脑炎,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旦出现症状,应充分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多摄入含多种维生素食物或水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2.家中可准备一些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高热(体温高于38.5℃)时可服用。但老年人、儿童服药需谨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及早到医院就诊。疾病早期使用相应抗病毒或抗菌药物,效果更好。“甲流”“乙流”一旦确诊,应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且越早用效果越好。如确诊为支原体感染,儿童可以选用阿奇霉素,成人可以使用呼吸喹诺酮类比如左氧氟沙星片,或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等药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用药前必须通过医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家长切不可随意用药。

4.出现身体不适时,应佩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防治叠加感染或交叉感染。

5.家庭中如若有成员感染,减少家庭聚集,家中开窗通风,如有条件,感染的成员实施单独空间自我隔离。

6.及时识别前驱症状,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可能出现胃纳差、乏力、呕吐、精神萎靡等前驱症状,儿童特别是小儿可能会出现哭闹、吐奶、拒食等,均应重视,及早送医。

7.保持冷静,有序就医。

除了积极应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梁炼主治医师还指出,平常生活中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要戴好口罩;保证营养,提高抵抗力,适当运动和规律的休息都是预防“中招”的有效方式。

本文图片由医院提供

本文指导医生:
杨正飞

杨正飞副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擅长疾病:从事急危重医学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各种...[详细]

梁炼

梁炼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擅长疾病:心肺复苏、脓毒症。[详细]

(责编:张颖琳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