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中山六院研究团队发表直肠癌研究成果

2022/3/22 9:56:12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六院”)骆衍新、禹汇川团队在直肠癌临床诊疗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Current Surveillance After Treatment is Not Sufficient for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ith Negative Baseline CEA”(目前的直肠癌治疗后监测方案在基线CEA正常患者中存在不足)在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官方期刊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JNCCN,IF=11.908)以原创论著形式在线发表。该院胃肠病学研究所禹汇川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申鼎成为论文的第一作者。


中山六院骆衍新、禹汇川团队合照

癌胚抗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癌胚抗原(CEA)是由Gold和Freedman在1965年首先从结肠癌和胚胎组织中提取的一种肿瘤相关抗原。癌胚抗原在人体器官、组织及各种体液中均容易检出且检测具有无创性、标准化以及成本低等优点。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癌胚抗原作为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肺癌、卵巢癌及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的疗效评价、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血清癌胚抗原正常参考正常值是:0-5ug/L。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是由美国多家顶级癌症中心组成的学术组织,其发布的NCCN指南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应用最为广泛的临床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根据包括NCCN指南在内的国内外权威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推荐,检测癌胚抗原被视为监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最重要的初始手段之一,随访过程中发现癌胚抗原升高往往能早期预警术后肿瘤复发,并进一步做肠镜或影像学等检查进行确诊。

中山六院研究团队提出直肠癌监测改良方案和新发现

然而,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该团队成员发现,对于术前癌胚抗原正常的直肠癌患者,通过术后癌胚抗原升高来初步判断肿瘤复发转移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研究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一项纵向队列研究。中山六院拥有全国最大的胃肠道肿瘤诊疗中心之一,牵头制订了《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等多部国家指南,领衔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拥有多项转化落地的科技创新成果,目前胃肠道肿瘤数据库随访高达11万余人次,结直肠癌年手术量近4500例,每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近3万人次(含放化疗),五年总生存率高达78%,诊疗水平居世界一流,为这项纵向队列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基线癌胚抗原正常的直肠癌患者,癌胚抗原监测肿瘤复发的敏感度显著低于基线癌胚抗原升高的患者。同时,癌胚抗原联合糖类抗原CA19-9较单独癌胚抗原相比能显著提高其在基线癌胚抗原正常组患者复发监测中的敏感度。因此,目前以癌胚抗原为基础的术后随访方案在基线癌胚抗原正常的直肠癌患者中存在不足。研究团队对NCCN指南中直肠癌的术后随访方案进行了改良,提出了“CEA分层监测方案”,针对不同癌胚抗原基线值的患者推荐与之对应的随访监测方案。

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并定义了一种癌胚抗原转化肿瘤(CEA-turn tumor),大约四分之一的复发性直肠癌患者为癌胚抗原转化肿瘤,其主要特征包括治疗前基线癌胚抗原阴性和治疗后复发时癌胚抗原阳性。出现癌胚抗原转化的复发性直肠癌患者表现出更加恶性的肿瘤生物学特征,具有更差的远期生存结局。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今后国内外权威结直肠癌指南中直肠癌随访方案的更新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责编:黄日金 通讯员:简文杨 戴希安)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