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脂肪肝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家庭医生在线 2017/8/18 7:43:23 举报/反馈

脂肪肝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移山倒海所引起的一种病症。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二大类。前者与酗酒有关,西方国家常见,我国也有增长的趋势。本节重点讨论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下简称脂肪肝),肥胖是引起本病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结构的改变,使得脂肪肝的发病率迅速上升。据统计,我国目前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已达到5-10%。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儿童随着肥胖症发病率的增高(如上海市由1992年的5.1%猛增至2001年的11.9%),肥胖儿童中的脂肪肝发病率也达43.1%,接近肥胖成人的发病率(50-60%)。一般而言,单纯的脂肪肝多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引起肝硬化,但如不加防治,可进一步引起脂肪性肝炎,导致脂肪性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它的防治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脂肪肝的防治,首先是改变结构,包括少吃高脂肪类、高胆固醇类食物,尤其油炸油煎食品。应限止食盐的摄入,多进食高蛋白质食物如豆腐、瘦肉、鱼虾等,新鲜蔬菜,特别是大蒜、洋葱等,适量多饮水也有一定帮助。其次是,保持标准体重。另外,每天进行适当的锻炼也十分必要。脂肪肝可分为4型,其治法如下:

脂肪肝的类型及治疗方法

1、气滞型———治法为疏肝解郁,行气和中。方当以柴胡疏肝散与逍遥散和方。

全方特点:理气为主,兼有行血,调肝为重,佐以健脾,柴胡为升,枳壳为降。主要药物为:

柴胡10克、枳壳6克、白芍15克、甘草6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泽泻15克。

2、痰瘀型———方法为柔肝养血,化浊消瘀。以旋复花汤和大黄蔗虫丸和方加减。全方特点:通利三焦,利胆降浊,化痰消瘀。主要药物为:

青黛15克、昆布10克、栀子15克、茵陈6克、大黄10克、蔗虫15克、首乌15克、郁金6克。

3、血瘀型———方法为疏肝养血,活血化瘀。以膈下逐瘀汤为主加减。全方特点:气血双调,养血破瘀,以降为主,降中有升。主要药物为:

桃仁6克、川楝子6克、元胡6克、五灵脂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草决明6克、山楂15克。

4、湿热型———疗法为祛湿化浊,清热解毒。方用平胃散加减。全剂要点:行气理气,分利湿热。主要药物为:

苍术10克、厚朴6克、青皮10克、陈皮6克、车前子15克、荷叶20克、泽泻15克、甘草6克。

针灸防治脂肪肝

可分二个方面,一是直接通过来改善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其取穴及刺灸之法可参考一节;一是直接治疗脂肪肝,这项工作的开展还是近10余年的事,但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方法上有针刺、耳针、穴位注射及穴位贴敷等都有一定作用。

方法:

- 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分为二组。(1)肝俞、期门;(2)京门、章门 。

备用穴:中封、太冲、蠡沟、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

操 作:

常用穴每次取一组,二组交替。备用穴每次取3-4个,可轮流取用。以28-30号1.5寸毫针刺入至得气后行中强度刺激,留针20-30分钟其间行针1次。隔日1次,3个月为1疗程。疗程间停针1周。一般须治疗2个疗程。

效 果: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均消失,大便成形,体重下降,B超示肝脏形态回声恢复正常,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好转,肝区无隐痛感,脘腹偶有痞胀,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明显减轻,小血管显示尚清,血脂下降20%-30%。有效:症状好转,肝区痛胀减轻,乏力,B超示肝后缘回声衰减减轻,血脂未下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责编:欧家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肥胖症 治疗 脂肪肝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