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预防肝癌最重要的一步

家庭医生在线 2017/2/6 7:25:21 举报/反馈

现在社会肝癌高发,尤其是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对300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调查显示,肝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最大的肝癌患者86岁,最小的仅2岁;农民的发病最多,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0%以上;40-50岁年龄段患者最多,占调查人数的40%;病人中男女比例为4.31:1,这提示男性肝癌患者远远高于女性。

预防肝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预防肝炎的发生。已经有研究证实,肝癌的发生与肝炎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有80%的肝癌患者曾经有肝炎史,因此预防肝炎发生显得尤其重要。

而预防乙肝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因为有了乙肝疫苗,预防乙肝不仅方便而且廉价,费用不过60元左右。由于人们对于注射疫苗预防乙肝的方法不了解,或者对疫苗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由于经济状况等原因,江西省是乙肝大省。

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要预防肝炎、肝癌的发生,最好不要乱输血,少用血液制品,减少医源性感染。在饮食过程中,不要喝不卫生的水,不要食用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对于肝脏已经受到了损害的人来说,如酒精肝、脂肪肝及乙肝、丙肝患者,绝对不能喝酒。这些是肝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对于乙肝、丙肝等肝癌高危人群来说,还得高度重视二级预防。这类人群超过35岁-40岁时,每隔半年左右时间最好定期做防癌检查,如做肝脏B超、甲胎蛋白化验,费用一般不会超过50元,这样98%的肝癌是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发现的肝癌患者,经过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60-70%,而且5年后不复发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二级预防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责编:欧家福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肝癌晚期输血有用吗?

您好,癌晚期输血可以纠正贫血。当癌属于恶性肿瘤,复发率高,难以治愈。主要跟遗传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有关。早期一般无症状,晚期可出现乏力、消瘦、腹部、胀痛及其他临床症状。肝功能损伤严重,可出现贫血症状,治疗时除放化疗及对症治疗外,还应纠正贫血。建议就诊医院,完善相关检查,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Q:怎样预防原发性肝癌?

1.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对降低肝癌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  2.乙肝病毒灭活疫苗预防注射不仅防治肝炎,而且对防治肝癌也起一定的作用。  3.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输血制品。  4.预防粮食霉变,改进饮水水质。  5.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尽量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人。  6.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HBsAg阳性者或肝硬化患者)应定期体检(至少检测AFP和B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Q:乙型肝炎携带会发展成为肝癌吗?

肝癌可谓“癌中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世界前列,造成的生命损失和公共卫生负担令人触目惊心。究其发病原因,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家族史、环境、饮食、病毒感染等因素均有直接影响。那么,乙型肝炎携带会发展成为肝癌吗?有办法预防肝癌吗?下面咱们就谈谈。 一、关于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肝的病原体,简单来说,就是引起乙肝的人体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乙肝病毒的形成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还与年龄、性别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肝癌。 研究数据及临床实践均表明,乙肝病毒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国家或地区,也通常是肝癌的高发区,中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感染率极高,可以说,中国肝癌如此高发,与乙肝病毒的高感染率密切相关。临床实践中也观察到,肝癌患者多数有乙肝病史,据专家介绍,患乙肝病毒的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会增加300倍,肝炎患者要对肝脏加以关注,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是极其重要的。 虽然说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并不是说,感染了肝炎病毒,最终就一定会得肝癌。肝癌的发生率还与黄曲霉毒素摄入、水污染、肝脏代谢病、酗酒等所致的非病毒性肝硬化有关,而且,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等人群也是高危人群。另外,如果进行规范的治疗和监测,可延缓疾病发展,让乙肝患者与肝癌保持距离。 三、关于肝癌的预防。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治病毒性肝炎,包括“防”和“治”两方面: 1、首先要切断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尽量避免感染,如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防护,严格把握输血指征,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输血,避免不洁注射等。 2、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特别要重视乙肝病毒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阻断。 3、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病毒携带者,应定期监测病毒的水平,根据乙肝病毒DNA复制水平,视情况进行必要的抗病毒治疗,特别是母婴垂直传播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更要加强监测以及必要的抗病毒治疗。 4、日常预防措施。如戒烟酒、避免食用霉变食品以及不洁饮水;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避免滥用药物,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输血 肝炎 肝癌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