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医务人员丙肝感染率是普通人6倍

转载 来源: 都市快报 2013/2/1 14:04:50 举报/反馈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首部《中国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最近正式发布。浙医一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刘克洲教授参加了本次《指南》的巡讲活动。昨天,刘克洲教授说,近年来的报告显示,中国医院就诊患者的总体丙肝病毒阳性率为3.15%至10.5%,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医院感染成为丙肝传播重要途径

  医务人员丙肝感染率2.5%,是普通人的6倍。

  丙肝无疫苗可预防,医学上有“沉默杀手”之称。慢性丙肝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丙肝感染者,死亡人数每年以100万人的数字逐年激增。2011年,中国报告的丙肝发病数量超过17万例,比2010年增长了13.1%,增长率是乙肝的5倍。

  从传播途径看,丙肝与乙肝一样,都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丙肝病毒的传播中,血液是主要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已成为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刘克洲教授说,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医院的住院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约有5%至10%会获得一种或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则更高。不规范的技术操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疗器械的重复使用等都可能造成丙肝的医院感染。

  在本次《指南》的发布会上公布了几个案例:

  针对中国北方5家医院共310个科室进行的调查发现,医务人员丙肝的总感染率为2.5%,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感染率0.43%;

  某急性丙肝数据库资料显示:15%的急性丙肝感染是由医疗操作所导致,其中78%由于手术引起,11%由于侵入性操作引起;

  2010年1月,安徽省安庆市某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77名患者中,39人丙肝抗体阳性;2011年8月,河南省新安县8名尿毒症患者在某医院做血液透析时感染丙肝……

  近年来,随着丙肝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认识,丙肝医院感染事件也进入了公众视线。医院感染已成为丙肝传播及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也正基于这个原因,发布了我国首部《丙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感染防控指南》,它的发布,对提高医务人员对丙肝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规范医院感染防控、加强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对丙肝患者进行规范治疗,极具重要临床意义。

  丙肝病毒感染者要用安全套

  刘克洲教授说,需要提醒市民的是,除了和丙肝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外,使用未经规范消毒的内镜、牙科器械、注射器、针头、血液透析机,以及医务人员在使用和处理医疗器械过程中导致的职业暴露,也成为丙肝传播的重大隐患。

  因此,普通人远离丙肝,首先要到正规的医疗服务等机构看病,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有关用具是经过严格消毒的;拒绝不洁用血;洁身自好,远离毒品、避免性传播丙肝;丙肝病毒感染者性交时一定要正确使用安全套。

  “丙肝危害虽大但是可防可治。”刘克洲教授说:“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初次感染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是2至16周,平均是6至7周,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症状。但是,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治疗。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规范的长效干扰素治疗,大多数丙肝患者是可以临床治愈的,治愈率可达70%至80%。”

(责编:刘晓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丙肝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1、性接触传播,通过性生活可以导致丙肝的传播。2、血液传播,输血可以传播丙肝。3、母婴传播,乙肝可以导致婴儿在爹妈体内被感染。4、医疗用品传播,如果出现使用共用的针头现象,会导致丙肝的传播。5、日常密切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会导致感染上丙肝。

Q:甲肝和丙肝是不是也传染?

你好,甲肝主要经粪-口传播,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后未经消毒而感染其他人。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献血员筛查丙肝抗体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丙肝抗体存在窗口期、其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丙肝抗体,因此,无法完全筛出丙肝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丙肝;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肝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丙肝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丙肝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此外,丙肝的传播途径还有性传播及母婴传播,丙肝抗体阳性的母亲将丙肝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丙肝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型肝炎。

Q:丙肝传播途径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
(1)经血传播:是目前所知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输血、 血制品(如血液成分、凝血因子、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原体,最近通过应用比较特异的方法及试剂筛选献血员,使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开始下降。透析、采血浆还输血细胞、静脉内药瘾均可感染丙肝病毒。晚近亦有纹及纹眉、穿耳眼等美容过程感染丙肝病毒的报告。
(2)母婴传播:有报告在妊娠期存在丙肝病毒经胎盘的垂直传播及产时,产后感染的母亲对婴儿的密切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相比,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时机主要在出生或哺乳期。
(3)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也是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丙肝病毒存在男性同性恋、静脉内药瘾间的性传播,夫妻间的性传播的发生率不高。
(4)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家庭内接触可能是丙肝毒传播途径之一。
接触的内容有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 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