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2012年肝炎领域重大事件盘点

转载 TOM 2013/1/10 11:17:07 举报/反馈

  1、全球首支戊肝疫苗研制成功并上市

  2012年1月11日,科技部宣布:由厦门大学和养生堂万泰公司联合研制的“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大肠埃希菌)”已获得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戊肝疫苗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药原始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10月27日,该疫苗在厦门正式上市。

  戊肝疫苗的成功研发,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制药原始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它的面世让中国在基因工程病毒疫苗的原始创新上实现了零的突破。11.3万人、30余万针次的研究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性。

  2、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11月13日,由北京生命科学院研究员李文辉博士率领的科研团队,在《eLif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是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体”的研究成果。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受体。

  李文辉团队的发现在国际同行中引发轰动。HBV病毒侵入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史迪丰·吾本博士认为:“这一突出成果对HBV研究领域的影响不可低估”,“将改变HBV领域内现行的研究模式,将可能帮助乙肝治疗新药的发现而为乙肝病人造福。”

  3、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首次在中国召开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第14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6月22日在沪召开,这是ISVHLD首次落户发展中国家。本次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院士担任大会主席。

  本次大会题目为“新进展、新挑战、新解答”,除了世界前沿的研究结果发表,本次会议也为国内肝病研究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个向世界介绍中国的高端平台,安排了来自中国大陆25名专家任分会主席,近50名国内在基础研究和临床领域的专家作大会或分会报告,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近年的研究进展和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近年在肝炎和肝癌领域发表国际学术刊物的数量已经上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4、肝炎患者同伴教育项目首次在中国开展

  10月23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启动肝炎患者同伴教育项目。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患者与患者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使肝炎患者互相支持,交流肝炎防治知识,坚持按时随访,树立科学的治疗理念与信心。从而提高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现状。实施医院将建立医生、患者和社工组成的团队,由选出的患者担任组长负责召集多种形式的活动,医生提供技术指导并建立患者档案、定期随访,社工提供精神和心理支持,患者与大家分享治疗感受和经验,并吸纳患者家属参与,共同帮助患者制订、落实治疗和康复计划。该项目计划实施3年,5000名乙肝/丙肝患者,10000名肝炎患者的家庭成员,100名以上医生。是国内首个在肝炎领域开展同伴教育的项目。

  5、专项公益肝病研究基金推动肝病临床研究

  截止2012年底,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已成立三个专项肝病研究基金,分别是王宝恩肝纤维化研究基金(2007年设立)、光辉慢性乙肝科研基金(2009年设立)、天晴肝病研究基金(2011年设立),全部为社会捐助的公益基金,用于资助肝纤维化及慢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2012年,三个专项公益肝病基金共收到申报课题181份,资助研究课题69项,资助经费862.5万,涉及肝脏纤维化的基础、无创诊断及临床治疗,慢乙肝患者的初治和复发的管理,以及感染性、非感染性肝病等方面的研究,除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外,资助更向二三线城市、西部贫困地区的中青年医生倾斜,重点以临床研究为主。自成立以来,三个专项公益肝病基金目前累计资助课题187项课题,申报课题数达到867项(未加王宝恩)资助经费达到2590.4万元,极大地推动了临床肝病科室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

  6、无创肝纤维化技术(FibroScan)临床应用标准建立项目正式启动

  肝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HCC)的共同通路,肝纤维化的诊断对慢性肝病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研究无创性肝纤维化检查及其评估系统。FibroScan作为目前国际认可的最新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工具,已经在全球临床广泛得到应用和认可,为推动和规范中国无创肝纤维化评估的临床应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启动了“无创肝纤维化技术(FibroScan)临床应用标准建立项目”。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2年10月19日在郑州召开了“无创肝纤维化评估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对肝脏瞬时弹性扫描(TE)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研讨旨在认真评估无创肝纤维化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五年来的经验,为临床肝病医生提供一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共识,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更好的为肝病患者服务。

  7、中国乙型肝炎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CR-HepB)建立

  经卫生部批准,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协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决定,建立了中国乙肝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简称:CR-HepB)。于2012年6月9日正式启动,首批15家中心成员医院单位已经加入这一平台项目。

  该平台借鉴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爱尔兰国家丙肝数据库等国内外成功经验,面向设有肝病、感染、消化等相关科室的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开放,各参与中心将定期召开会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享数据分析报告,了解全国流行病学情况,为政府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乙肝相关管理政策和法规提供依据。

  8、全国首例儿童亲体跨血型肝移植在北京完成

  11月20日,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刚满两岁的万可凡,终于结束了长达12个小时的肝移植手术被推入ICU病房,这是全国首例儿童亲体跨血型肝移植。AB型血型的父亲万金强将自己部分肝脏移植给B型血型的儿子万可凡,而与儿子血型匹配的母亲却已早早放弃了孩子,音讯全无。

  凡凡的主治医师,武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威介绍:跨血型器官移植的手术过程与同血型器官移植没有区别,应该都会比较顺利,但前者最大的风险在于术后孩子的排斥反应可能会比较大。

  9、“爱肝一生计划”助力首个爱肝微公益店

  刘俊杰合肥工业大学研一学生,晚期肝癌患者。他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萌生了开设“爱肝微公益店”的想法。希望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救助像他自己一样贫困,同样患有肝病的大学生,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爱肝一生计划”得知他的想法后,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不仅每月资助刘俊杰医治病症,同时,协助他在淘宝上开设了“爱肝微公益店”,完成了他的公益梦。公益店所得微薄利润均将通过“爱肝一生计划”以刘俊杰的名义捐助给贫困的肝病病友。

  从2008年9月起,“爱肝一生计划”已运营4年多的时间,资助肝病患者3万多人次,资助总金额高达400余万元。“爱肝一生计划”在公益活动的执行中不断探求创新,以多角度帮扶肝病患者,是全国肝病患者救助与关怀最为突出的公益项目。

  10、首个以医患关系为主题的公益歌曲《不要放弃》

  2012年医患关系案件频出,医患关系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与中华爱肝网举办的“爱肝一生计划”公益项目调查显示,超过96%的“爱肝一生计划”项目参与患者对自己的医生感到满意。。“爱肝一生”志愿者特创作了首个以医患关系为主题的公益歌曲《不要放弃》,希望借这首歌曲能够缓解医患矛盾,推动社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一首好歌,胜过千言万语;一句暖暖的说话,能战胜一切寒冷;一点小小的资助,为一个家庭带来希望。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公益组织在医患关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多一些关爱,就少一些纷争。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