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告诉你乙肝与性别之间的秘密

转载 来源: 肝博士 2012/12/6 10:16:47 举报/反馈

  首先说一说女性乙肝“优势”的一面。患上乙肝本来很倒霉,有何优势?当然,这“优势”的一面也是和男性乙肝比较而言。

  女性携带率低于男性

  现在我国大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HBV)携带者。最早的报告资料,男人的HBV携带率为10。7%,而女人的携带率则为7。29%;近年有人报道,在男人携带率为8。12%,而在女人中只有6。85%;还有的报告说,在所有的HBV感染者中,男女之比为3。6∶1,也就是说男人感染HBV比女人多了3倍以上。这些资料都提示,男人更易于感染HBV,也更易于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女人HBV的感染率明显低于男人,她们体内或许有一种“天然抵抗力”?

  女性携带不容易发病

  携带HBV不等于是乙肝病人,但是,大多数慢性乙肝都是由携带者演变来的。调查发现,男性乙肝带毒者比女性更易于发病,从而成为慢性乙肝病人。相对而言,女性乙肝带毒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

  所谓发病,就是指原来的乙肝带毒者因各种原因出现肝功能改变,转氨酶上升了,并出现各种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眼睛变黄、肝区痛疼、肝脾肿大等等)。

  有人调查发现,在1000例男性乙肝带毒者,有14例发病,而1000例女性带毒者中仅有7例发病;临床上,慢性乙肝病人中,男性占80%左右,女性占20%左右,可见女性的乙肝发病率远远低于男性。这也提示女性在抵御HBV方面具有“优越性”。

  女性肝硬化肝癌者少于男性

  从总体上看,女性乙肝病人的病情要轻于男性乙肝病人,男性乙肝病人比女性乙肝病人更易于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一组乙肝病例调查显示,男性病人的转氨酶、黄疸等明显高于女性病人,而白蛋白、血小板等却明显低于女性病人,也就是说,女性乙肝病人的病情比男性病人相对要轻;临床医生在对乙肝后肝硬化病人的统计后发现,男性占79%,女性占21%,可见,男人患乙肝后发生肝硬化者明显多于女性;同样,有人调查800余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癌,其中男性肝癌占88。3%,女性只占12。7%,有人得出结论,男性与女性肝癌之比为4~8∶1。乙肝病人之严重合并症均以男性为多。这些事实又提示,女性乙肝病人更能抵抗HBV的肆虐。

  女性预后好于男性

  也就是说女性慢性乙肝通过应用干扰素治疗后,和男性乙肝比较更容易获得良好效果。有人观察,女性慢性乙肝应用普通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有效率可达到60%~70%,而男性应用普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有效率一般不超过40%。这些事实都提示,女性乙肝对抗病毒药物更为敏感,如俗话所说:药物在女人身上更“好使”。进一步提示,女性慢性乙肝的预后要好于男性乙肝病人。

  这不是女性乙肝的优势又是什么?有专家指出,年轻女性乙肝应当提倡用干扰素治疗,其优点是疗效明显,疗程基本明确,乙肝病毒不变异,“应答”后停药的复发率较低。而口服的核苷(酸)类抗HBV药物的缺点是:疗程不确定(必需长期应用),长期应用可导致乙肝病毒耐药变异,在停药后最容易复发(又犯病了)。

  肝病专家的共识是,青年女性乙肝病人最好选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即长效干扰素二类),但是,妊娠者不得应用干扰素治疗,因为干扰素会影响细胞增殖,对胎儿不利。

  女性乙肝确确实实存在优势,专家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女性自身的免疫功能普遍高于男性,也就是说女性的自我保护机制更胜一筹。

  乙肝的康复最重要的环节还是在于自身的免疫功能,抗病毒药物最后的发挥效用并清除HBV仍然需要免疫功能的参与。因此,女性乙肝病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免疫功能,让自己的免疫功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滥用药物(有些药物会破坏免疫功能或抑制免疫功能),拒绝烟和酒,因烟酒是抗病毒药物的死敌,是HBV的帮凶,不知这一点大家是否了解?当然,增强战胜慢性乙肝的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不可或缺的。

  说完了女性乙肝的优势,还要说一说女性乙肝不利的一面,这叫“二分法”看问题,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所以,女性患乙肝后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无端悲哀。因为“不利方面”是可以克服的。那么,女性乙肝有哪些“不利”的地方呢?

  母婴传播”高于“父婴传播”

  育龄妇女感染HBV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可造成乙肝的母婴传播(也称“重直传播”)。据研究,女性为“大三阳”,HBVDNA水平较高(≥107拷贝/ml),妊娠后生的孩子将有90%~100%发生垂直传播,被感染HBV,成为慢性HBV携带者。

  我国的慢性乙肝大多数是由这些带毒者发展而来,或者说,我国的慢性乙肝这么多,乙肝母亲是始作俑者。但是,乙肝的母婴传播是可以阻断的,方法有三种:

  1、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而后1、6个月后再各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共3针,这叫“主动免疫”;同时,在生后12小时内及1个月时各注射100~200单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这叫“被动免疫”。注意,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要:“虽同时、但分开、不同部位注射”,不能混合一起注射,不在同一部位注射。这叫主、被动联合免疫。

  2、母亲怀孕后从7个月开始,每个月注射200~400单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一次,直到分娩共注3次或4次;婴儿出生后仍需按“标准法”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这叫“母婴双重免疫”,据我国一些学者研究,阻断效果优于单用“标准法”,但对这种“双重免疫”阻断法尚未取得共识。

  3、如果母亲体内的HBVDNA水平较高,可给予孕妇服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据2011年12月国际肝病学领域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肝脏病学杂志》报告(作者为我国肝病专家),孕妇在妊娠第28周到32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直到产后30天结束,可明显降低母体内的HBV水平,大大减少母婴传播机会(服药组感染率为0%,对照组的感染率为8%),随访观察,妊娠妇女和新生儿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也有服用拉米夫定者,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乙肝也可发生“父婴传播”这也被学者证实。

  HBV不只是侵袭肝细胞,它具有一定的“泛嗜性”,也可能侵犯人体内其他细胞,早就有人在HBV感染者的精液内检测到了HBVDNA,它又能“整合”到精细胞的基因组中。

  虽然母亲是健康的,但父亲是HBV感染者,那么他的精液中的HBV或者已“整合”到精子基因上的HBVDNA,就可感染给下一代,发生父婴传播,孩子娩出后也会成为HBV携带者。

  不过,父婴传播的概率在10%~30%左右,没有母婴传播那么严重。阻断父婴传播的方法,主要是给予母亲接种乙肝疫苗,最好在婚前或孕前接种。

  妊娠,病情可能加重

  这是临床医生观察到的情况,女性慢性乙肝一旦妊娠,可能使原有的疾病加重,较轻的乙肝因为妊娠可变为中、重度乙肝,在分娩时可引起大出血,甚至发生重型乙肝而危及生命。

  我们曾遇到一女病人,本来所患乙肝不重,她也不想要孩子,但公婆不答应,百般刁难,挖苦讽刺,一气之下她不再避孕,但怀孕后病情加重,加上精神压力大,来住院时非常衰竭,生孩子时产程过长,又发生大出血,险些丢了性命。花掉5万多元,她欲哭无泪:今后怎么过呀?

  女性乙肝(不是乙肝带毒者)不得妊娠,这是一个重要原则。想要孩子也需要肝功能正常、HBV被明显抑制(HBVDNA<103拷贝/ml、HBeAg转阴,最好HBsAg转阴),病情稳定至少一年之后,由专科医生允许才可怀孕。女性乙肝不慎妊娠,早期要终止妊娠,晚期如终止妊娠可能对孕妇打击过大使病情加重,所以必须住院接受严密观察。

  女性HBV携带者妊娠后一般不引起病情加重,一般也不会发生“急性乙肝发作”,可自然分娩。但需注意观察肝功能和其他情况。

  女性带毒者自发清除率低于男性

  近年研究发现,HBV携带者的HBsAg具有“自发”清除的情况,所谓自发清除,就是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和其它干预措施,HBsAg会被人体内的免疫功能清除掉,也就是HBV感染的“自动结束”或“即将结束”。

  台湾学者观察,HBsAg携带者10年、20年和25年的自发清除率分别为8。1%、24。9%和44。7%,也就是说携带25年后将有一半的人HBsAg发生自发清除。

  在中国有人唱高调:“能让大、小三阳全转阴。”用了他们的药,真就“转阴了”,其实是HBV携带者的自发性清除,瞎猫碰上了死耗子,根本不是他们的“神药”效力,他们是在贪天功为己有。

  不过,这种自发性清除男性有点优势,男性HBsAg携带者自发清除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3倍,原因不明。本来男性的免疫功能不如女性,但在这里却出现了“反常情况”,人体就是这样复杂,特别是HBV的清除机制还没有彻底了解清楚。

(责编:彭碧霞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乙肝会父婴传播吗?

:关于乙型肝炎的垂直传播,以往人们的注意力偏重于母婴传播,而事实上,父婴传播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流行病学家调查发现,当父亲为乙肝“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均阳性)患者时,其子代感染乙肝病毒的概率可达85%以上,即使其父为“小三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为阳性),其子代的感染率仍有20%左右。乙肝父婴传播的发生率可能比母婴传播更高,而且更容易造成终身携带。

Q:乙肝病毒会不会父婴传播

  孙网友: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传播,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三大途径。至于父婴传播,至今仍缺乏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支持定论。

  目前所提到的父婴传播,通常指男性感染者通过生殖细胞,把病毒垂直传给子代。有研究认为:HBV男性感染者,既可通过生殖细胞(即精子)将病毒垂直传播给子代,也可经接触感染其配偶,由配偶再垂直传给子代。

  总的来说,业界的观点倾向于基本确定乙肝病毒存在父婴传播。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控制夫妇间传播及母婴传播,这对预防乙型肝炎父婴传播可能会有参考意义。

Q:为什么乙肝能父婴传播?

父婴传播与母婴传播有所不同。患乙肝的男性,其精子中可检出乙肝病毒DNA,该病毒存于精子头部细胞质中,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形成受精卵;尽管女方无肝炎,但这种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乙肝病毒也在不断增殖,使子代成为乙肝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因而,乙肝病毒的这种传播方式被称为父婴传播。通过精子将乙肝病毒先天性传染给胎儿的可能性是极少的。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