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高度近视容易发生青光眼 这几类人群要高度警惕

2023/3/17 10:01:52 举报/反馈

2023年3月12日至18日是第16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共识保视野,指南护光明”。青光眼是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仅中国就约有2100万患者,累及全年龄段人群。为了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爱眼护眼氛围,共同守护人民眼健康,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精心准备了系列线上线下的义诊及科普教育活动。


义诊现场

这些人群要高度警惕青光眼

青光眼常被称为人类致盲的“隐形杀手”,当人们发现患上青光眼时,视力往往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因为有些人在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往往会被患者忽视。

据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介绍,“青光眼的类型有很多,根据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青光眼发病急、眼部或全身症状较为严重,如眼睛胀疼、看东西模糊、有虹视感,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通常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起眼部视功能不可逆性下降。而慢性青光眼相较之下症状较为缓和,如眼睛酸胀、容易疲劳等,但可能会反复多次发作,有时可自行缓解,但最终也会引起视力逐渐下降。”


中山眼科中心青光眼科张秀兰教授接受采访中

诱发青光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经常在黑暗的环境下工作、学习或使用电子设备;屈光不正如高度近视或远视;身心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用药不当;高龄(大于50岁)、患有眼部或身心疾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高眼压症、有青光眼家族史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学会正确用眼护眼。


同时,大众对青光眼的认知也存在误区,很多人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青光眼。事实上,近年来青光眼已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对此,张秀兰教授强调,大家日常一定要重视定期检查,越早被检查出,治疗越早,视功能的损害也就越小。

“尤其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远视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高眼压症患者等,都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青光眼的相关检查,如眼压测量、视盘检查、视野检查等,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降低致盲概率。”

这些方法帮你“调教”青光眼

虽然不可逆,但青光眼是可控的。张秀兰教授坦言,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药物、手术和激光,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一种方法能够彻底治愈青光眼的治疗手段。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指标是把眼压控制好。一般情况下,早中期的青光眼患者,会考虑用药物或是激光来控制眼压,到中晚期的患者,以及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是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但个人病情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听从主管医生的建议。


别让青光眼“偷走”你的光明

需要强调的是,张秀兰教授认为,青光眼患者一定要重视定期随访,以便能及时监控病情发展与否。当然在日常生活中,青光眼患者就要做好以下几点,以预防青光眼的发展。

第一,不管确诊是何种类型的青光眼,确诊青光眼时处于哪个疾病分期与阶段,都应摆正心态,忌焦虑、恐惧、抵触情绪,通过心态的调整,正视疾病,积极、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治疗得当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青光眼的发展;

第二,注意遵医嘱用药,规律用药有利于病情恢复,不能擅自停药、换药或是不按医嘱使用眼药水;

第三,劳逸结合、作息规律,避免剧烈运动、不熬夜、不过度用眼,高强度的运动可能会引起眼部不适、眼压升高或是出现手术并发症,保持适当运动与良好的睡眠,有利于控制眼压;

第四,清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戒烟戒酒,不喝浓茶、咖啡等,闭角型青光眼未行手术的患者一次性饮液体量不宜超过300毫升,约等于一瓶矿泉水量;最后是定期复查,遵医嘱按时返院复查,如果眼部出现剧烈疼痛、视力下降明显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第五,如果存在明确病因导致的青光眼,还需要在治疗青光眼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炎、干眼、角膜病或外伤等其他疾病,将原有病因控制住,也能控制青光眼的病情发展。


义诊医护人员大合影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疾病的窗户,让我们定期给眼睛做个体检,“eye”它,保护它,让我们远离各种眼病,拥有明亮的“双眸”。青光眼的治疗强调终身随访,且视力损失具有不可恢复性,注定了抗击青光眼是一段艰苦且漫长的路程,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避免青光眼盲的发生,一起做好光明守护者。

(本文图片由医院提供)

(责编:家医在线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