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冬季警惕急性鼻炎

家庭医生在线 2013/12/22 16:32:57

近期气温越来越低,感冒病人骤增。因感冒引起或因天气变化导致的鼻炎、鼻窦炎患者也急剧增加。

鼻病不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发作,都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药店宣称有治疗此病的药物,不少患者也爱自行购买,由于不了解疾病发病特点,常误诊误治,导致疾病迁延不愈。专家提醒,切忌不医而药。

秋冬换季莫忽视急性鼻炎

黄先生是销售员,一周前感冒了,到现在还伴有鼻腔发痒、流鼻涕、说话鼻音重的症状,严重影响了工作,无奈之下他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医生诊断,他是由于感冒而引起了急性鼻炎。

秋冬转换时节,由于早晚温差大,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忽冷忽热的天气造成鼻腔不适应,鼻腔内组织生理性充血,时间太长或过重,都会造成病理性鼻炎。据了解,多数急性鼻炎都由感冒引起,症状与感冒极其相似,但是不能当感冒治。周芳指出,感冒大多数会在一个星期之内康复,如果感冒时间超过一个星期,且伴有发烧症状,就很有可能是急性鼻炎,如果时间超过了3个月,就会转变成慢性鼻炎,治疗起来难度更大。

医师提醒广大患者,防治鼻炎,首先可日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防止干燥性鼻炎,或减轻发病症状;另外,由于天气变化无常,要及时添加衣物;大量饮酒会增加感冒发病率,所以要尽量少饮酒。

过敏性鼻炎影响儿童学习

小明明最近早晨起来老是打喷嚏,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鼻塞的同时伴有流清水样鼻涕,晚上睡不好觉,以为是感冒,吃了些感冒药无效,妈妈带小明明到儿科门诊看病,被诊断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近十年来患病率明显增加,大约影响到全球10%~25%的人群,尤其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其患病率更高。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近年来也显著增加,可能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等有关。

医师表示,“该病尽管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影响生活质量,儿童会因此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甚至影响到颌面部发育。因而正确诊断、有效的治疗措施及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敏性鼻炎分两类:持续性过敏性鼻炎和间歇性过敏性鼻炎。持续性过敏性鼻炎由常年性致敏物,如室内灰尘、动物皮毛、螨虫、真菌等引起,一年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间歇性过敏性鼻炎由植物花粉致敏原引起,人吸入后引起过敏而发病。但并非所有人都会患过敏性鼻炎,只有过敏体质者接触了致敏原后才发病。

鼻炎、鼻窦炎切忌不医而药

大多数人对于鼻窦炎并不陌生,很多药店也宣称有治疗鼻窦炎的药物,而不少患者爱自己购买药自行治疗,但由于不了解鼻窦炎的发病特点,常误诊误治,导致急性鼻窦炎迁延不愈,慢性鼻窦炎反复急性发作等。

目前,持续时间在12周内的鼻窦炎被定义为急性鼻窦炎;病程超过12周,称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流鼻涕、嗅觉减退,有时会伴有头面部疼痛。由于症状持续时间长,会引起睡眠欠佳和疲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

临床症状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当患者突然出现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时,常会认为是患了感冒,这时要注意鉴别是否患过敏性鼻炎。周芳称,感冒症状一般持续7~10天,如果超过10天还有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清鼻涕和打喷嚏状,要看这些症状是不是经常在早晨出现,或是接触灰尘或花开的季节发生。如果黏脓性鼻分泌物和鼻塞症状超过3个月,要考虑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医师强调,“单凭症状不能明确区分时,切忌不医而药,建议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专科门诊做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责编:姜素芳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鼻炎患者预防应做到哪些因素?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Q:干燥性鼻炎该怎么预防

鼻炎指的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根据不同的鼻炎,用药有所区别,过敏性鼻炎需要抗过敏治疗,如息斯敏,扑尔敏等。一般的慢性鼻炎可以服用霍胆丸,种种鼻炎片等。萎缩性鼻炎则需要服用维生素类药物。

Q:如何预防鼻炎?

临床上,鼻炎有两种类型: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根据病历还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的区别。从病因上注意预防鼻炎:防止过度劳累,积极锻炼,增加抵抗力。注意保暖,预防流感,避免感冒患者接触,少受风寒刺激,尽量减少人口密集地区。戒烟酒刺激,饮食要多样化,多吃含维生素较多的水果蔬菜,平时饮食要防止辛辣刺激性热食。保持室内通风稳定,温度和湿度适中。经常晒被子,室内不建议养动物。过敏季节外出时,可佩戴双层防护口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