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安倍患上结直肠癌?专家:有可能

家庭医生在线 2015/1/20 17:21:18 举报/反馈

最新出版的日本《邮政周刊》爆料,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更换主治医师,而该医师在医院里面主要负责诊治癌症初期患者,联想到在神户制钢所做白领的时候安倍就患有溃疡性结肠炎起,肠道病史近30年的安倍晋三难道就此患上结直肠癌,也就是俗称的大肠癌?著名胃肠外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兰平教授表示,“可能性极大,因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尤其是全结肠炎其发生大肠癌的机会比正常人高上数倍,往往在发生慢性溃疡性大肠炎10年后开始癌变。”

大肠癌比例近年激增

大肠癌的发病率欧美国家一直比亚洲高,但是近几十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亚洲连年增长,甚至一线大城市与欧美持平,而2013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广州肿瘤疾病谱中,每10万广州人就有7人罹患大肠癌的数据更是依然历历在目。除了环境因素外,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西化”更是难辞其咎。“生活水平提高之后,不少人吃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精细,反倒让结直肠出了问题。”兰平教授指出,大肠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富贵病,有研究发现,高脂肪食谱和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发病原因,高脂肪饮食,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的生成,有致癌作用,食物纤维不足或增加致癌物质和大肠粘膜接触的机会。”

早发现,Ⅰ期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90%—95%

从安倍所更换的医疗专家来看,安倍的大肠癌情况理论上应该属于早期癌,兰平认为。而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展,目前Ⅰ期肠癌5年生存率已达90%—95%。兰平强调,想要早期发现,定期体检必不可少,对于普通人来说,只需要40岁后每年查次大便,做粪便潜血试验,每5-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就能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大肠癌;而对于有大肠癌高危因素者,如像安倍一样有多年的肠道病史,或是有家族史、大肠腺瘤病人等,每年结肠镜检查则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体检换届”。

专家提醒,六类人是大肠癌的高发患者,大肠癌高发区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如便血、黏液便及腹痛者;有大肠癌病史者;有大肠癌癌前病变者,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血吸虫病患者;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有大肠息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有盆腔放疗史者。

链接:大肠癌有何症状

大肠癌早期病变限于黏膜,可无症状或仅有排便习惯改变。但中晚期,会有下列症状:

1、腹胀、腹痛。原因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或者肠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为隐痛或胀痛,还有渐渐加重的趋势。

2、便血,因病变距肛门较近,血色多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往往是血便分离。只在出血量较多时,才可见大便呈棕红色、果酱样。右半结肠癌病人中有这种,肉眼可见的便血者占36。5%。这也属于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表现。

3、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机体造血的代偿功能时,病人即可出现贫血这种,大肠癌的早期症状。肿瘤阻塞,当肿瘤长至相当体积,或浸润肠壁肌层时,可引起肠管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通过受阻。

4、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直肠癌患者大便次数可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根本没有粪便,只是排出一些黏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当大肠肿瘤相对较大且有糜烂、溃疡或感染时,才可能发生大便习惯、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如果癌肿突出向直肠腔内生长,导致肠腔相对狭窄,则排出的大便往往变细、变形,可呈扁形,有时变形的大便上附着一些血丝。

在生活方面如何远离大肠癌,兰平认为改进饮食习惯尤为重要。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的比例,不宜过细过精。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食的习惯。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

本文指导医生:
兰平

兰平教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

擅长疾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局部晚期或复发性结...[详细]

(责编:郑梦雪 通讯员:简文杨)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哪些人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结直肠癌可防可治,85%-90%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逐步进展而来,而这个过程需要10-15年的时间,所以,早期的筛查和及时的诊断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建议符合以下条件的高危人群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结直肠癌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其中包括: ① 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②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病史者; ③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④ 本人患有 8~10 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⑤ 符合 2个及以上下述条目:(a)慢性腹泻;(b)慢性便秘;(c)黏液和带血的粪便;(d)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史;(e)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术史;(f)精神创伤史。

Q:如何预防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而预防结直肠癌,首先要在饮食上面做起。比如增加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尽量避免高脂饮食,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另外应戒烟限酒,避免其对消化道长期的炎性刺激。

Q:结直肠癌防治关键是什么

结直肠癌防治关键是要防止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膳食)饮食,治疗之后病人也要防止三高一低(即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高动物蛋白和低纤维膳食),再则,需要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