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春节前后小儿容易生病?中医儿科专家带来了这些汤方!

家庭医生在线 2021/2/19 9:00:52 举报/反馈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适逢春节,很多人一反日常规律的作息、饮食,熬夜、饮食杂乱等均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小孩免疫力会更低,所以小孩更容易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为此,家庭医生在线特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卢焯明主任中医师与各位家长分享,在冬春交替时节,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卢焯明主任在此,还针对不同体质儿童,精选了一些中医特色汤方推荐给大家,快来了解下吧!

冬春交替季节,需防风邪、寒邪入侵

中医认为“寒为万病之源,风为百病之长”,卢焯明主任指出,寒与风是冬春季节的主气,也是很多外感疾病的罪魁祸首。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免疫力比成年人低,在骤寒骤热的冬春季节,很容易受到风邪、寒邪的侵袭导致各种外感疾病发生,严重的可诱发支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的外感性疾病。

而季节由冬转春,随着天气转暖,万物生长,细菌、病毒等也随之盛行,除了呼吸道感染,还有一些常见传染性疾病也会增多,如手足口病,麻疹,风疹等皆容易找上门。

此外,适逢春节,每餐都吃的很丰盛,隔三差五与亲友聚会,日常规律的作息、饮食皆因春节的到来被打乱,而家长也因新春佳节而放松了对孩子的约束。但小孩子脾胃消化能力相对比较弱,且自制力较差,过年见到琳琅满目的零食,忍不吃多了容易伤及脾胃导致积食。孩子一旦出现积食,可出现嗳气、呕吐、舌苔厚等表现,且肠道消化力会受到阻碍,容易产生腹痛、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继而更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预防冬春季多发病,4点要做好

1、良好的生活方式

卢焯明主任提醒各位家长,勿因春节到来而放任孩子暴饮暴食、吃煎炸油腻零食、晚睡等……要鼓励孩子多喝温开水,以滋阴降火、促进毒素排出;督促孩子早点睡觉,中医认为,“阳气者,烦劳则张”,睡眠是阴阳进行顺接的过程,睡得好,虚火阳气就不会上升,不容易出现喉咙痛、眼睛干、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另外,中医儿科大师万全有句话说得好“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在冬春季风不大而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带孩子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吸收,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

2、合理给孩子穿衣

给小孩子穿衣要掌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度。中医古籍《活幼心书》里提到“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三分饥,即吃东西不要吃得过饱;三分寒,即穿衣服不要穿得太过,穿得七分暖就可以,以不出汗为度,一旦出汗,要及时擦汗或更衣,留下三分寒,让小朋友能够感受风寒的锻炼。

3、注重环境、个人卫生

天气转暖,梅雨时节到来,要特别注意卫生,如经常洗手,外出回来、饭前、便前便后都要洗手;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通风可避免病原体气溶胶的形成;外出游玩时少接触禽鸟、宠物等;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症状的小朋友要做好隔离措施,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4、按时接种疫苗

家长要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对于自费疫苗则可视情况选择,如流感疫苗,在流感高发的季节,为让孩子免受疾病的侵扰,还是建议接种的。

中医特色汤方助力增强小儿体质!

除了可通过上述措施来预防疾病,冬春季还可选择一些适合的食材+药材煲汤给孩子喝,增强孩子的体质。煲汤食疗是中医一个传统特色,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此,卢焯明主任针对5种不同体质儿童,精选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治未病调理专科的冬春季节中医煲汤食疗方推荐给大家。

一、肺虚型儿童(平时容易咳嗽、感冒、出汗多)

1、北芪煲猪腱:北芪(黄芪)6g,玉竹10g,猪腱肉100g,去核大枣2枚。猪腱肉切厚块,飞水,所有材料同放锅中,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加入适量食盐调味,饮汤吃肉。

2、五指毛桃鹧鸪汤:鹧鸪半只(约150g),五指毛桃15g,淮山(干)10g,陈皮2g。鹧鸪切块、洗净,飞水去掉腥味;药材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二、脾虚型儿童(平时容易胃口差、腹泻、疲劳)

1、健胃鸡蛋羹:淮山 、茯苓、麦芽各15g,鸡内金8g研成粉末。每次用时按鸡蛋 1 枚、加 3 ~ 5 g 药粉的比例,鸡蛋打入碗内,加药粉与适量清水、精盐,用打蛋器打匀后上笼如常法蒸熟,出锅后加适量香油、酱油调味,小葱或青蒜切段做菜头,佐餐食用。

2、牛肉汁:牛腱肉80g,太子参10g,陈皮2g。牛腱肉切厚片,飞水。药材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三、肾虚型儿童(常见瘦小、遗尿、哮喘等症状)

1、板栗鸡粥:板栗肉20g,鸡肉50g,生姜1片,粳米30g。鸡肉腌好,备用。锅内放适量清水,煮沸后加入板栗肉、粳米煲粥,粥成后放入鸡肉,煮至鸡肉熟透,放入适量食盐,便可服用。

2、益肾排骨汤:猪排骨100g,茶树菇(干品)12g,核桃仁15g,炒黑豆10g。排骨斩块,飞水。茶树菇泡发、核桃仁洗净,黑豆炒热,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四、阴虚火旺型儿童(平时容易口干、喉咙痛、便秘)

1、沙参玉竹猪骨汤:沙参10g,麦冬10g,石斛6g,玉竹10g,猪扇骨200g。猪扇骨切块,飞水。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2、鲍鱼瘦肉汤:猪肉80g,鲍鱼2只(连壳)。猪肉剁碎;鲍鱼洗净,鲍鱼壳刷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五、湿滞型儿童(平时容易口臭、舌苔厚、皮肤不好)

1、四宝粥:淮山、薏苡仁各20g,莲子、炒白扁豆10g,大米30g。所有材料洗净浸泡30分钟,同放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煲粥,粥成后加入少量糖或食盐即可。

2、独脚金毛肚粥(汤):牛毛肚50g,独脚金4g,大米30g,生姜1片。牛毛肚洗净、飞水、切块;独脚金、生姜洗净,清水浸泡30分钟,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先捞起独脚金,再加入洗净大米,武火煮沸,文火煲1小时。如不加大米,可放适量瘦肉改成煮汤,最后加食盐调味。

本文指导医生:
卢焯明

卢焯明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擅长疾病: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详细]

(责编:冯莉莉 通讯员:周密)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不要忽视儿童癫痫的预防措施?

1、避免孕产因素。对于一些高龄初产者,如果预计的生产过程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进行剖腹产,避免由于缺氧、窒息及产伤造成婴儿日后出现癫痫病症。 2、进行产前诊断。对于存在遗传性疾病者,小儿癫痫疾病预防有及早进行相应的产前诊断,发现存在某种遗传性的病症,伴有癫痫可能的胎儿可实行人工流产,减小此类癫痫的出现。 3、防止颅内感染。小儿癫痫疾病预防应注意对于由颅内感染导致的疾病发作,应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治疗,有效下降大脑组织受到损伤程度。 4、注意婚配选择。癫痫患者选择婚配时,避免同具有癫痫家族史者结婚,在婚前患者双方应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若脑电波形图存在癫痫波者要禁止结婚,双方都存在癫痫家族史者也应避免结婚。

Q:扁桃体疾病预防

这需要去医院检查看看,这种情况不排除是扁桃体肿大的。可以服用小儿咽扁颗粒和阿奇霉素颗粒治疗的。

Q:百日咳是什么儿童疾病?

百日咳是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是本病的致病菌。其特征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有特殊的吸气吼声,病程较长,可达数周甚至3个月左右,故有百日咳之称。特点是:发病较缓,病初有低热及感冒症状,咳嗽逐渐加重,夜间为剧,1周后出现阵发性一连串痉咳并伴有吸气性吼声,反复发作,咳嗽虽重而肺部多无异常体征。百日咳是一种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并拌有深长的鸟啼样吸气声。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