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儿童佝偻病三种诱因

家庭医生在线 2017/6/24 8:03:52

佝偻病是一种高发的骨科疾病,那么佝偻病是如何发病的呢?佝偻病的发病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了解一下。

哪些因素会引起佝偻病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

研究指出虽然母亲孕后期每日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对于足月儿血循环中25-OH-D3的影响很小,但是与孕期规律补充的母亲相比,孕期未补充母亲的新生儿很快就降至缺乏的水平,因此早产、双胎更易于贮存不足。

日照不足

由于城市生活中高大建筑阻挡日光照射;大气污染;寒冷的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没有充足时间的室外活动;或者室外活动时皮肤暴露少;不论是气候、季节、大气云量、纬度、肤色、皮肤暴露都可影响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

生长速度快

如低体重、早产、双胎、疾病等因素,婴儿恢复后,生长发育相对更快,需要维生素D多,但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易发生佝偻病。

佝偻病的发病有什么特点

初期(早期)

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刺激头皮而摇头等。此期常无骨骼病变,骨骼X线可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血清25-OH-D3下降,PTH升高,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

活动期(激期)

当病情继续加重,出现PTH功能亢进和钙、磷代谢失常的典型骨骼改变。6月龄以内婴儿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前囟边缘软,颅骨薄,轻按有“乒乓球”样感觉。6月龄以后,骨缝周围亦可有乒乓球样感觉,但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至7~8个月时,头型变成“方颅”,头围也较正常增大。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圆形隆起,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10肋骨最明显,称佝偻病串珠(rachiticrosary);严重者,在手腕、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称手、足镯。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样”畸形;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即肋膈沟或郝氏沟(Harrison’s groove)。

患儿会坐与站立后,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由于骨质软化与肌肉关节松弛,1岁后,开始站立与行走后双下肢负重,可出现股骨、胫骨、腓骨弯曲,形成严重膝内翻(“O”形)或膝外翻(“X”形)样下肢畸形。可能因为严重低血磷,使肌肉糖代谢障碍,使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和肌力减弱。

此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骨折可无临床症状。

恢复期

以上任何期经治疗或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月降至正常水平。治疗2~3周后骨骼X线改变有所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逐渐恢复正常。

如何治疗佝偻病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一般剂量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 0.5μg~2.0μg,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日。大剂量治疗应有严格的适应症。当重症佝偻病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大剂量肌肉注射维生素D20万IU~30万IU一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治疗1个月后应复查,如临床表现、血生化与骨骼X线改变无恢复征象,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鉴别。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我国每日膳食钙供给量0~6个月为300 mg,7~12个月为400 mg,l~3岁为600 mg。只要母乳充足或摄入足够的配方奶,可满足婴幼儿的钙营养。佝偻病的治疗一般无需补钙,除非并发手足搐搦症等低钙表现。

 除采用维生素D治疗外,应注意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品,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佝偻病要如何预防

母乳喂养或者部分母乳喂养足月婴儿,应在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800IU/日;均补充至2岁。如果生长速度快,即便夏季阳光充足时,也不宜减量或停用维生素D。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乳类摄入不足和营养欠佳时可适当补充微量营养素和钙剂。

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奶量摄入小于1000ml的儿童,应当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青少年摄入量达不到维生素D400IU/日者,如奶制品摄入不足、鸡蛋或者强化维生素D食物少,应当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IU/日。

(责编:黄婉雯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翻睡对治疗佝偻病有效吗

佝偻病的致病原因是自身钙质的缺乏,维生素的缺乏,需要积极的补充钙质,睡姿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

Q:佝偻病好治吗

您好,佝偻病的发病原因不同,治疗方式各异。及时的发现佝偻病并且纠正,是可以治愈的,如果发现在青春期以后,治疗可能会残留障碍。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另外像脱脂牛奶、鱼肝油、乳酪、坚果和海产品、添加维他命D的营养强化食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Q:什么是佝偻病?

什么是佝偻病?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尤其是一岁以内的婴儿更为多见,不仅仅是婴儿、成人也可患病称之为骨质软化病。佝偻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骨骼是支撑人体,使人具有特殊的形态,骨骼对保持人体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是钙,人体骨骼95%以上是钙质。钙缺乏可使骨骼钙化发生障碍,骨质变软而易变形,有人认为缺钙可造成佝偻病,这有一定道理,可是对于婴儿来讲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并不少。一斤半奶中就含有600毫克的钙,足够婴儿需要,为什么还易患佝偻病?这就与缺少维生素D(以下简称VD)有关。怎样才能使吃进的钙被机体吸收和充分利用,这就需VD在体内起作用,它可促进食物中钙的吸收,提高血液中钙的浓度,促进血液中的钙、磷沉积到骨骼中去,还可减少钙从尿中排出,从而有利于骨的钙化。VD是保证婴儿骨骼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如果缺少便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和骨样组织的钙化障碍。因此更确切的说发生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VD缺乏。在北方寒冷地区,户外活动少,双胎、早产和发育快的婴儿,喂养不合理及护理不当而常患腹泻及呼吸道疾病等都是促使佝偻病发生的因素。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