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9个表现要当心宝宝患有肿瘤

家庭医生在线 2015/6/1 11:08:11

才几岁的小娃娃就生恶性肿瘤?这就跟父母有关系了。检查的方法就是多摸摸小儿的腹部,看有没有不明的包块。

虽说大家最熟知的儿童的恶性疾病是白血病,但成人世界里的恶魔——恶性肿瘤同样威胁着儿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小儿外科主任邓小耿副教授说,门诊中常见儿童生肿瘤。肿瘤有恶性、良性之分,恶性肿瘤虽然不常见,但也时不时碰得到。建议父母们每日养成习惯,摸摸小孩的肚子,看看有没有包块,早日辨别肿瘤。

淋巴管瘤、血管瘤是儿童常见的良性肿瘤,而肾母细胞瘤、干母细胞瘤、神经细胞瘤、淋巴瘤是儿童常患的恶性肿瘤。跟成人一样,小孩的恶性肿瘤开始时也是不痛不痒的,不会表现出不适症状。临床上,不少家长等孩子产生剧烈疼痛了才就医,这就延误了治疗时机。虽然小儿恶性肿瘤总体治疗效果比成人恶性肿瘤好,但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医治,小儿恶性肿瘤同样会扩散,会引发死亡。

9个表现要当心宝宝患有肿瘤

1、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特别是经抗病毒或抗菌素治疗无效的发热;

2、非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所致的逐渐加重的贫血、面色苍白和消瘦;

3、不明原因的出血,包括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

4、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断性的疼痛(头痛、腹痛、关节痛等);

5、某些神经症状,如头痛、呕吐、走路不稳、面神经麻痹、抽搐等;

6、可触及的肿块,如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

7、视力障碍(斜视、眼球外突等);

8、肝脾肿大;

9、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过高或过低或伴有红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

杜绝儿童肿瘤有5个点要做好

第一,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海鲜、蔬菜、水果、粗粮等要供应充足;油炸、肥肉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要少吃;不吃腌制、烟熏食物(可能含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减少糖类、冰淇淋、碳酸饮料、膨化食品、方便面等零食;一旦孩子有偏食、挑食的毛病,可通过鼓励、变化做菜花样等方式,让孩子慢慢适应原来不爱吃的食物。

第二,坚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同时避免肥胖。

第三,房屋装修尽量简单。选用环保材料;装修后的新房不要马上入住,最好开窗通风两三个月。

第四,避免不必要的射线检查和滥用药物。

第五,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能抽烟,有孩子的家庭、公共场所要减少“二手烟”危害。

(责编:姚晓珠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请问儿童肿瘤几岁前多发?

儿童肿瘤3岁前多发。调查研究显示70%的儿童恶性肿瘤在3岁以前发病,这与主要引起成人癌症的后天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大部分儿童肿瘤的发生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儿童肿瘤的根源可能在父母,所以儿童肿瘤会在较早的时候引发。

Q:儿童肿瘤几岁前多发?

儿童肿瘤三岁前多发由于70%的儿童恶性肿瘤在3岁以前发病,这与主要引起成人癌症的后天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大部分儿童肿瘤的发生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儿童肿瘤的“根源”可能在父母。专家分析原因时说,儿童肿瘤可从父母家族遗传而来。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都可以见到有相关家族遗传病例。其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化学物质和物理因子如电磁、离子辐射,会使正在发育的胎儿受到损伤,使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增加。如神经系统肿瘤、横纹肌肉瘤、肝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均与父母的职业有关。另外,孕期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也与儿童肿瘤的发生有关。这些原因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导致一些儿童肿瘤,是从胎里带来的。儿童肿瘤并非不治之症。随着儿童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儿总的治愈率可达70%以上。早期发现,在儿童肿瘤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经规范化治疗,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恶性肿瘤可以治愈。但能否治愈除取决于肿瘤自身特性外,关键还在于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儿童肿瘤早期诊断可利用B超、CT、核磁共振和有创性检查(穿刺、活检等)等诊断方法。儿童肿瘤的治疗提倡以多学科联合,针对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恶性程度、累及范围制定相应的规范综合治疗手段,即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分化诱导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患儿的正常功能,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使患儿获得长期无瘤生存,长大后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专家建议家长注意生殖健康,尤其是有家族史和职业接触史的家长,除了常规的产前检查外,怀孕的“准妈妈们”在对胎儿进行B超检查时,更应该注重胎儿的肿瘤筛查,这些检查可以发现常见的肾、肾上腺、腹膜后、骶尾部及肝脏肿瘤,在妊娠晚期对胎儿来说是安全的。特别提醒那些刚刚有了宝宝的妈妈们,孩子在出生后1年内,建议半年检查1次。在给宝宝洗澡时,注意观察有无身体各部位的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贫血、腹胀、消瘦,不明原因的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尿血、便血)、疼痛、视力障碍等,可能是肿瘤引起的症状,应到有儿童肿瘤专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Q:儿童肿瘤几岁前多发?

儿童肿瘤三岁前多发由于70%的儿童恶性肿瘤在3岁以前发病,这与主要引起成人癌症的后天因素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大部分儿童肿瘤的发生是由先天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儿童肿瘤的“根源”可能在父母。专家分析原因时说,儿童肿瘤可从父母家族遗传而来。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都可以见到有相关家族遗传病例。其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化学物质和物理因子如电磁、离子辐射,会使正在发育的胎儿受到损伤,使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增加。如神经系统肿瘤、横纹肌肉瘤、肝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均与父母的职业有关。另外,孕期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也与儿童肿瘤的发生有关。这些原因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导致一些儿童肿瘤,是从胎里带来的。儿童肿瘤并非不治之症。随着儿童肿瘤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患儿总的治愈率可达70%以上。早期发现,在儿童肿瘤的治疗中非常重要。经规范化治疗,约三分之二的儿童恶性肿瘤可以治愈。但能否治愈除取决于肿瘤自身特性外,关键还在于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儿童肿瘤早期诊断可利用B超、CT、核磁共振和有创性检查(穿刺、活检等)等诊断方法。儿童肿瘤的治疗提倡以多学科联合,针对不同年龄段、肿瘤类型、恶性程度、累及范围制定相应的规范综合治疗手段,即手术为主结合放化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分化诱导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且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量保留患儿的正常功能,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使患儿获得长期无瘤生存,长大后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专家建议家长注意生殖健康,尤其是有家族史和职业接触史的家长,除了常规的产前检查外,怀孕的“准妈妈们”在对胎儿进行B超检查时,更应该注重胎儿的肿瘤筛查,这些检查可以发现常见的肾、肾上腺、腹膜后、骶尾部及肝脏肿瘤,在妊娠晚期对胎儿来说是安全的。特别提醒那些刚刚有了宝宝的妈妈们,孩子在出生后1年内,建议半年检查1次。在给宝宝洗澡时,注意观察有无身体各部位的肿块或肿大淋巴结。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贫血、腹胀、消瘦,不明原因的出血(皮肤出血点或瘀斑,尿血、便血)、疼痛、视力障碍等,可能是肿瘤引起的症状,应到有儿童肿瘤专科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