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出现红点 4 天,在吃辣后发生,可能是过敏、痤疮、湿疹、毛细血管扩张、感染等原因所致。 1. 过敏:吃辣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反应,导致红点出现。此时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症状。 2. 痤疮:辛辣食物可能刺激皮脂腺分泌,引发痤疮。保持面部清洁,外用维 A 酸乳膏、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有助于改善。 3. 湿疹:饮食刺激可能诱发湿疹。需注意皮肤保湿,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4. 毛细血管扩张:吃辣后血管扩张,可能表现为脸上红点。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避免刺激因素可逐渐恢复。 5. 感染:皮肤感染也会出现红点。如细菌感染可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可用酮康唑乳膏。 脸上出现红点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如红点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
你好,如果是吃辣的过敏的话要避免再次接触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或者氯雷他定片,短时外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效果不好的话可以去医院肌注地塞米松针或者葡萄糖酸钙针,这段时间不用洗面奶化妆品温水洗脸即可!
风疹属中医“隐疹”“风疹”“风痧”范畴.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一般有7—14天的潜伏期,然后出现前驱症状.前驱症状出现1-4天后出现皮疹.风疹在前驱期有很强的传染性,皮疹出现后传染性就消失了.可以伴有轻微的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痛.在发热的当天或第二天,病人全身可见细小,淡红色的皮疹,一般2-3天就可以自然消退,也不留痕迹.此外,病人耳后,枕部淋巴结还有明显的肿大,压痛. 风疹对患者影响并不大,但是对孕妇的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刚刚怀孕三个月以内的人不能患风疹,因为风疹病毒往往会影响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引起兔唇,上颚裂等先天性畸形,或引起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智能低下等.因此,孕妇尽可能不要接触风疹患者. 中医认为,风疹属于“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皮肤”,应疏风,清热,解毒,服用板蓝根,银翘解毒丸,菊花茶等可达到治疗效果,同时注意给病人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还要注意保暖,避风寒.同时禁食鱼虾辛辣等食品.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多加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很重要.同时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合理调整饮食.特别是易感人群,在春季应多吃一些苦瓜,蒲公英,苦苣等清热毒之品,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由口鼻而人,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直相搏,发于皮肤所致.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髓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45克,竹叶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荆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萎,郁李仁等. (三)中成药洽疗: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内盛. (2)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银翘解毒片,每次1片,每日3次. 预防与护理: 1,发现风疹病人,应立即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 2,风疹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保护孕妇,尤其妊娠初期2-3个月内,避免接触风疹患者. 3,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后复感新邪,加重病情.发热期间,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和容易消化,不吃煎炸与油腻之物. 4,防止搔破皮肤,引起感染.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风疹病毒(RNA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人体,在呼吸道粘膜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原发性病毒血症,可通过白细胞到网状内皮系统.受染的网状内皮细胞坏死,病毒释放再次入血,引起继发性病毒血症,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淋巴结肿大. 1.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45克,竹叶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荆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蒌,郁李仁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芫荽(香菜)35克或西河柳1把,煎水服. (2)浮萍,苦参各7克,麻黄,蝉蜕,甘草各3克,白蒺藜,地肤子,生苡仁各45克,僵蚕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治小儿风疹. (3)花生油50克,煮沸后稍冷加入薄荷叶30克,完全冷却后过滤去渣,外涂皮肤痒处,有止痒作用. (五)中成药治疗: (1)犀角化毒丸:每次1丸,每日2次,用于邪毒内盛. (2)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用于邪郁在表. (3)维C银翘片:每次2片,每日3次. (4)了歌王片:每次3片,每日3次.
风疹(rubella,Germanmeasles)又称“风痧”,痧子等.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风疹的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似的,“风疹”也因此得名.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病毒存在于出疹前5~7天病儿唾液及血液中,但出疹2天后就不易找到.风疹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很弱,但传染性与麻疹一样强.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本病多见于1~5岁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获得抵抗力,很少发病.一次得病,可终身免疫,很少再次患病.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一)普通康复疗法 加强护理,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加强营养.隔离至出疹后5天.患者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邪郁在表 发热恶风,喷嚏,流涕,伴有微咳,精神倦怠,胃纳欠佳,疹色浅红,先起于头面,躯干,随后遍及四肢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天消退,有痒感,耳后及枕部痰核肿大,苔薄白,舌质偏红.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2克,连翘45克,竹叶45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荆芥12克,薄荷45克,豆豉12克,辛夷花12克,白前13克,甘草4克. 2.邪毒内盛 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疹色鲜红或紫暗,疹点较密,便黄少,舌质红,苔黄糙.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透疹凉解汤加减:桑叶45克,菊花45克,薄荷45克,牛蒡子12克,蝉衣7克,连翘12克,黄连7克,紫花地丁12克,赤芍12克,红花7克,甘草4克.口渴甚者加天花粉,鲜芦根,大便干结加全瓜蒌,郁李仁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主要是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可酌情给予退热剂,止咳剂及镇痛剂.喉痛用复方硼砂液漱口,皮肤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生油涂拭,结膜炎用o.25%氧霉素滴眼液或10%醋酸磺胺液滴眼数日.
风疹可以贴药膏吗?皮肤有破损能贴药膏吗?
目前我国乙肝诊疗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艾滋病吗?
得了艾滋病如果不治疗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
得了艾滋病,能不能生小孩?
生活中有哪些习惯,容易感染艾滋病?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可尝试以下几种:
1、大葱烧豆腐:把大葱切成小段,...
杨汉勤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肺癌患者发现肺癌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体检发现以及在呼吸科门诊就诊时发现。尽管肺癌的体...
王奕鸣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经济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高可能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工业污染比较多,粉尘也多,易诱...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哮喘用的激素主要是针对呼吸道吸入的,全身吸收的量很小,吸入性激素和全身激素对机体的...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吸入物,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像尘螨...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于小儿哮喘,建议及时到医院治疗,不可单纯应用偏方,所用方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张慧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