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早搏,如成对出现、短阵室速等可造成胸闷、胸痛等,也可诱发心力衰竭。严重者可造成抽搐或猝死
治疗室性早搏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性猝死.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副作用有头晕,嗜睡.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口服药物可选用:①慢心律.②β受体阻滞剂.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④普鲁卡因酰胺.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室性早搏的预后取决于早搏出现的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及患者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人群其预后是不一样的. 1.正常健康人群 绝大多数正常健康人群的室性早搏不增加猝死的发生率,其预后是良好的[9,28].即使在老年人结果也是如此. 2.非缺血性心脏扩大 一般来说,特发性或其它非缺血性因素所致的扩张性心肌病本身就有一定的猝死发生率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其每年的总死亡率有报道高达40%~50%,但尚无证据表明,室性早搏包括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能直接增加此类患者的死亡率,尽管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认为,此类患者死亡主要与疾病本身有关. 3.心肌肥厚 左心室肥厚有较高的室性早搏发生率,但左室肥厚本身是猝死的高危因素,因此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血压不伴左心室肥厚者.franmingham研究[32]表明,心血管疾病伴左心室肥厚者其死亡率是左室正常者的8倍,而心电图复极异常前者是后者的2倍.这一关系独立于心肌缺血因素以外.左心室肥厚患者其室性早搏的发生率高于无左室肥厚者,但其比例关系远不及上述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说明左室肥厚的高死亡率与室性早搏只有部分关系. 4.冠心病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频繁室性早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取决于心律失常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以往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4~48小时内的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并不影响急性期及长期预后.新近研究表明[36],心梗后13小时或更长时间内的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对预后有影响.急性心梗后一月内发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其猝死发生率是无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2倍多.在溶栓药问世前,频繁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被认为是心脏总死亡率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3年累计死亡率分别是33%和15%[37].心梗后3个月至1年内发生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也能增加总体死亡率.虽然总体结果如此,但心肌梗死急性期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和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猝死发生率并不明显增加,这进一步提示该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总体心功能的反映,而不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标志.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可尝试以下几种:
1、大葱烧豆腐:把大葱切成小段,...
杨汉勤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肺癌患者发现肺癌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体检发现以及在呼吸科门诊就诊时发现。尽管肺癌的体...
王奕鸣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经济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高可能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工业污染比较多,粉尘也多,易诱...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哮喘用的激素主要是针对呼吸道吸入的,全身吸收的量很小,吸入性激素和全身激素对机体的...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吸入物,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像尘螨...
谢灿茂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对于小儿哮喘,建议及时到医院治疗,不可单纯应用偏方,所用方药也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张慧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