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接触史、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包括血清铜水平测定、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形态观察、肝肾功能检查、骨髓象分析等。 1. 接触史:了解患者是否长期接触含铜物质,如工业生产中的铜尘、铜盐,或摄入过多含铜食物、药物等。 2. 症状表现: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等,以及黄疸、茶色尿等溶血表现。 3. 血清铜水平测定:若血清铜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 4.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增多等提示溶血性贫血。 5. 红细胞形态观察: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球形红细胞等异常形态。 6. 肝肾功能检查:评估肝脏和肾脏功能,了解铜中毒对器官的损害情况。 7. 骨髓象分析:观察骨髓造血情况,判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程度。 综合以上多方面的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明确诊断铜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一旦确诊,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去除病因,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