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具有传染性。应对措施包括了解传播途径、进行预防、定期检查、调整生活方式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等。 1.传播途径: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接触如共用餐具、握手等一般不会传染。 2.预防措施:您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 3.定期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腹部超声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生活方式:督促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 5.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阿德福韦酯胶囊等,但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 总之,面对老公患乙肝的情况,不必过度恐慌,只要科学应对,积极预防和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繁殖,血清中则可检出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各种抗原抗体,常规可检出的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抗核抗体(HBeAb)。以上抗原抗体的检测医学上称为HBV-M检查(俗称两对半检查),是检查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标。其中1、3、5项阳性,俗称大三阳;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前?曛潦?嗄昙洌?《竞突?濉昂推焦泊Α保??逯斜硐治?笕?簦?虼舜笕?粢卜从沉嘶?逯胁《驹诓欢细粗品敝常??焓备卧嗟乃鸷νǔ=锨幔?邢嗟币徊糠直桓腥菊撸?绕涫桥?员桓腥菊撸?《究沙て诨蛑丈砗突?濉昂推焦泊Α保?绱宋颐浅莆?安《拘??摺保?椿?宄て谛??艘腋尾《荆??卧嗨鸷?锨幔?梢陨?畹?0-70岁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一定因肝脏疾病病故,他们主要起着传染源的作用。而更多的被感染者在13-23岁,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能识别受感染的肝细胞而出现清除这些受感染肝细胞的反应,自然这是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其结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而同时被感染的肝细胞也遭到破坏,此反复的清除、破坏过程,也就是机体自身的自限性愈复(自愈)过程。若干年后病毒基本清除,血清中的E抗体出现,E抗原相继消失,也就是从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由此可见,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的过程,对大部分的乙型肝炎病人(变异株感染除外)来说象征着病毒被基本清除,或者说基本自愈,将来不会再有肝炎活动,若被感染者在25-30岁前完成了此过程,则将来基本不会发生肝硬化、肝癌了。 遗憾的是,仍有相当比例(约2/3)的被感染者,其自身的清除反应,不能完全清除肝内潜伏的病毒,在若干周、月、年,病毒的复制、清除、肝脏的修复周而复始地进行,因此小三'叉转为大三阳,大三阳又转为小三阳,甚至始终是强强、弱.的大三阳而病毒未得清除,这部分被感染者的未来,则是肝脏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部分病人40岁左右已发展为肝硬化,豁至出现了腹水或癌变,此时尽管转成了小三阳,也仅仅表示病毒被大多清除但肝脏损害已相当严重了。部分病人肝硬化后肝炎还在活动,说明清除反应仍在进行,肝脏的损害还在发展,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保护反应,给自身肝脏组织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可使人生终于肝脏的病损,真是不可思议而伤心的结果。由此可见,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若在25、30岁以前完成,对机体来说是完成了清除病毒的过程,干脏的损害也较轻;如果大三阳转来转去,或持续大三阳,而清除反应(肝炎持续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持续进行,则40岁前后,对大多数慢性乙肝病人来说,即使转成了小三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肝纤.化或肝硬化。如果终身持续为大三阳,没有明显的肝炎活动(肝功能始终正常),也许还能生活到60-70岁呢,可见大三阳不一定都要转为小三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机体清除病毒的表现,但带来的肝脏损害不可轻视。因此,是转为佳还是不转为佳,该转不该转以上的道理就明白了。我们多年的经验是,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必启用干扰素,更不必去选择那些不成熟的、无科学依据的转阴治疗。专家释疑: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是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非患病者。 “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 一般认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传染性比“大三阳”小,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 有部分人的“大三阳”经过数年后,可自然转为“小三阳”。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繁殖,血清中则可检出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各种抗原抗体,常规可检出的为: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HBsAb)、3、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抗核抗体(HBeAb)。以上抗原抗体的检测医学上称为HBV-M检查(俗称两对半检查),是检查有无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指标。其中1、3、5项阳性,俗称大三阳;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 幼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前?曛潦?嗄昙洌?《竞突?濉昂推焦泊Α保??逯斜硐治?笕?簦?虼舜笕?粢卜从沉嘶?逯胁《驹诓欢细粗品敝常??焓备卧嗟乃鸷νǔ=锨幔?邢嗟币徊糠直桓腥菊撸?绕涫桥?员桓腥菊撸?《究沙て诨蛑丈砗突?濉昂推焦泊Α保?绱宋颐浅莆?安《拘??摺保?椿?宄て谛??艘腋尾《荆??卧嗨鸷?锨幔?梢陨?畹?0-70岁以上,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一定因肝脏疾病病故,他们主要起着传染源的作用。而更多的被感染者在13-23岁,由于机体免疫系统的成熟,能识别受感染的肝细胞而出现清除这些受感染肝细胞的反应,自然这是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反应,其结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而同时被感染的肝细胞也遭到破坏,此反复的清除、破坏过程,也就是机体自身的自限性愈复(自愈)过程。若干年后病毒基本清除,血清中的E抗体出现,E抗原相继消失,也就是从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由此可见,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的过程,对大部分的乙型肝炎病人(变异株感染除外)来说象征着病毒被基本清除,或者说基本自愈,将来不会再有肝炎活动,若被感染者在25-30岁前完成了此过程,则将来基本不会发生肝硬化、肝癌了。 遗憾的是,仍有相当比例(约2/3)的被感染者,其自身的清除反应,不能完全清除肝内潜伏的病毒,在若干周、月、年,病毒的复制、清除、肝脏的修复周而复始地进行,因此小三'叉转为大三阳,大三阳又转为小三阳,甚至始终是强强、弱.的大三阳而病毒未得清除,这部分被感染者的未来,则是肝脏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部分病人40岁左右已发展为肝硬化,豁至出现了腹水或癌变,此时尽管转成了小三阳,也仅仅表示病毒被大多清除但肝脏损害已相当严重了。部分病人肝硬化后肝炎还在活动,说明清除反应仍在进行,肝脏的损害还在发展,机体自身清除病毒的保护反应,给自身肝脏组织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可使人生终于肝脏的病损,真是不可思议而伤心的结果。由此可见,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若在25、30岁以前完成,对机体来说是完成了清除病毒的过程,干脏的损害也较轻;如果大三阳转来转去,或持续大三阳,而清除反应(肝炎持续活动,转氨酶反复升高)持续进行,则40岁前后,对大多数慢性乙肝病人来说,即使转成了小三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肝纤.化或肝硬化。如果终身持续为大三阳,没有明显的肝炎活动(肝功能始终正常),也许还能生活到60-70岁呢,可见大三阳不一定都要转为小三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是机体清除病毒的表现,但带来的肝脏损害不可轻视。因此,是转为佳还是不转为佳,该转不该转以上的道理就明白了。我们多年的经验是,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必启用干扰素,更不必去选择那些不成熟的、无科学依据的转阴治疗。目前已经批准用于临床的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有限,疗效还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可以说,目前的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基本目标是持续抑制乙肝肝炎病毒复制,并防止病情加重和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细胞癌,而并非“大小三阳都转阴”
医生建议:你好,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母婴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是中国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2.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3.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4.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感染的可能。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5.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建议你使用乙肝灵丸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澳抗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口服,一次2g,一日3次;小儿酌减。每个疗程20~50天。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注意日常饮食,尽量清淡点。希望我的回复可以帮到你
您好: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治疗: 乙肝两对半包括:(1)乙肝表面抗(HBsAg),(2)乙肝表面抗体(抗-HBs),(3)e抗原(HBeAg),(4)e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大三阳指第(1),(3),(5)项阳性,为急性期感染。小三阳指第(1),(4),(5)项阳性,多为慢性期感染。 对于第(1),(5)项阳性者应结合转氨酶,胆红素及消化道症状进行判断。如果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有消化不良等症状需进行治疗。如果没有以上情况,可定期复查进行临床观察。对于已经产生抗体者应注意观察,有无早期肝硬化的表现,如有消化道的症状,应及早进行治疗,乙型肝炎的治疗应是多联疗法,包括抗病毒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拉米夫啶,法西洛韦,洛布卡韦,阿昔洛韦,鳞甲酸钠,病毒唑,干扰素等药。免疫调节剂:白细胞介素2,胸腺素,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出血热肾病疫苗,左旋咪唑涂布剂等。中药:虎杖,白花蛇蛇草,藏茵陈等药。对症治疗:可选用降酶的联苯双脂,垂盆草等药物。患者体制较差,可给氨基酸,能量合剂,脉安定等药物。 乙肝治疗的疗效判断,治疗三个月后复查“两对半”定量分析,有效者继续用药,无效者应尽快换药。乙型肝炎一般治疗期限3-9个月,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1)忌口:酒,羊肉,南瓜及生冷硬食品。(2)控制食量到7-8成。(3)适当休息,防止过度劳累。(4)控制自己的情绪。(5)男性已婚患者应控制房事。乙肝不可怕,可怕的是跟正常人一样的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在就业、转干、升学等过程中所遭受的歧视和不公。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为规避种种歧视,避免被检出而打入另册,纷纷把“转阴”作为目标,事实上这是有害的。近日,本版就乙肝话题,专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副主任医师李捍卫等专家。 “不少人把乙肝病毒携带者误以为是慢性乙肝病人,而慢性乙肝病人把‘转阴’作为追求的目标,这是不科学的。”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六科副主任医师李捍卫说,一般来说,对表面抗原阳性的人,如果症状不明显,化验肝功能正常,医学上称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这样的人不一定都是肝炎,不必要恐慌,可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就可以了。 乙肝病毒如何感染 李捍卫告诉笔者,要避免和减少乙肝病毒传播的机会,首先要切断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其次是保护易感人群,进行主动或被动免疫注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共有5条:一是血液传播,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二是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如共用一个饭盒、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但前提是有皮肤粘膜的破损;三是性传播,唾液、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四是母婴垂直传播;五是医源性传播,如使用不洁注射器、消毒不严格的内窥镜以及不卫生的修牙、补牙等。 乙肝病毒家庭聚集现象比较常见,亲属之间容易相互传染。促成家庭聚集性传播的因素有三个:家庭成员本身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机会多。至于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大部分只是体内残留病毒,而且复制不活跃,经临床做肝穿证实,对肝脏损害较少。“乙肝病毒携带者绝大部分没有症状,少数人会有疲乏的感觉,休息之后即可消失。”李捍卫说,“60%—70%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通过各种查体发现的。” 在体检时,一旦查出携带乙肝病毒,应该到正规的传染病医院、肝病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医生首先是问,然后是查。问的内容包括:是否有经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尿黄、面色暗等症状?是否有家庭聚集现象?是否有与乙肝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是否服用过一些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可能还要询问有无饮酒史。查的内容包括:1.体征:是否有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颜面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脾脏肿大情况、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浮肿等表现;2.血清学的检查:肝功、乙肝病毒标志物,看病毒活跃的程度如何。3.影像学(B超、CT)的检查。通过“问”和“查”后,再进行综合判断。对一些难以判断的,必要时还要做肝穿病理检查。通常携带乙肝病毒是不是肝炎,通过肝穿就可以确定,这通常是作为“金标准”。 对携带乙肝病毒且没有任何症状者,李捍卫认为,第一,要进行动态观察。每隔3-6个月到医院检查一下;第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肝脏有害的习惯要改变,比如饮酒、吸烟等;第三,自己心理上不要有压力,应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第四,患其它疾病就诊时,要向医生通报自己的情况,告诉医生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样,医生在用药时会考虑药物是否对肝脏有损害。 “转阴”不要作为目标 据统计,一般乙肝病毒标志物(俗称两对半)是“大三阳”者,经肝穿证实约有30%—50%是肝炎患者,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乙肝的病情演变规律是,经过30到40年时间,没有其他夹杂因素的话,发展为肝硬化。 “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小三阳”病毒复制弱,病毒基本上复制不活跃,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事实并非如此,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要看以下三种情况: 1.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呈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 2.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乙肝病毒容易与其长期共处,而成为慢性携带者的。 3.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或有临床症状、体征的,如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 医学研究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这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病毒得到清除的机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也不要把“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 不要单纯依赖药物 慢性乙肝的发展分为三步:肝炎、肝硬化、肝癌。在没有出现第二、三种情况下,绝大部分都能治好。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一般来说,进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很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李捍卫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要看病毒复制是否活跃。如果病毒复制活跃,可以考虑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目前,比较好的抗病毒药物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可以达到30%—40%。被医学界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核苷类似物如贺普丁、苦参素等为数不多的几种。其中贺普丁是惟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批准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它能够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有效率可以达到85%—90%,“大三阳”e抗原阳性的阴转率占10%—20%左右,自2000年以来,该药一直被列在《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 但专家同时指出,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医学界对复制环节的了解还不够。李捍卫认为,凡肝功能正常者,一般不要轻易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因为抗病毒药物本身并不是非常特效。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可尝试以下几种:
1、大葱烧豆腐:把大葱切成小段,...
杨汉勤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这种情况很可能患了“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促进乳汁分...
叶长生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细针穿刺是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同时,,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治疗...
邓爱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补碘范围就是每天100-1000微克。每天盐的摄入量在中国的...
冉建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严格来说碘缺乏有什么症状要看在人的哪个阶段。从人体的发育来说,胚胎期到儿童、青少年...
冉建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在甲亢治疗中,甲状腺功能的情况不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调...
王向宇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