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喉咙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能导致发热、咽痛等症状。常见的原因包括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 病因:常见的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等,可通过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2. 症状:宝宝可能出现发热、喉咙疼痛、吞咽困难、流口水、食欲减退等。 3. 检查:医生一般会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喉咙疱疹的情况,还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判断是否有感染。 4. 治疗:一般治疗包括让宝宝多休息、多喝水。药物治疗可使用利巴韦林气雾剂、开喉剑喷雾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但需遵医嘱。 5. 护理: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6. 预防: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 宝宝喉咙疱疹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口腔疱疹主要是由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所致,近年发现也有Ⅱ型病毒感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没有任何症状,病毒潜藏于宿主的神经细胞,泪腺或涎腺组织内,这时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发烧、消化不良等情况下即易诱发本病。患本病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如牛奶、米粥、果汁等。忌食海鲜、香菜等发物,可把100-150克小白菜洗干净后用煎水,然后把菜水给宝宝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可用淡盐水漱口。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根据您的描述有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需要请临床医生明确),如果宝宝吃奶没有问题,发热不超过39度,可以不用输液,口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并给孩子多喝水红疹不能除外是输液的过敏反应,所以不建议输液了如果明确是本病的话,要1周左右才能好转还需要排除手足口和幼儿急疹等会出现咽喉疱疹和皮肤红斑的疾病.由于小儿机体抵抗力低下,防御功能比较弱,常常有病毒或细菌侵入体内,从而产生一些症状。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小儿突然出现高热,流口水,不肯进食的情况,小一点的孩子只会哭闹,弄得家长不知所措,大一点的孩子自己会讲述咽痛。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可发现咽峡充血,舌腭弓、软腭、硬腭及悬雍垂处有浅灰色的小疱疹,直径1-2毫米,周围有红晕,2-3天破溃为白色溃疡后,疱疹与溃疡可同时存在。病损数目多至5-10个,也可少至1-2个,偶尔可在扁桃体及舌部见到单个疱疹或溃疡,但从不侵犯齿龈及颊粘膜,所以属于口腔后部的感染,一般4-6日可自愈,很少有并发症。上述情况医学上称为疱疹性咽炎,一般认为是A组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1-7岁小儿,夏季流行,同一患儿可反复多次发作。主要表现为突然高热,咽痛,体温一般在37.7-40度,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幼儿可因高热而惊厥,咽痛可使婴幼儿流口水,拒食。因为这种病是病毒感染所致,所以治疗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不需使用抗生素。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板兰根冲剂等。另外还可服用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用金霉素鱼肝油或中药气雾剂喷雾,以达到局部止痛消炎作用。若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中耳炎、鼻窦炎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高热时,体温超过38.5度,应给予退热处理,以免引起高热惊厥。进食困难的小儿,应适当补液,以防止电解质紊乱。疱疹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菌药自然没有效果,请给宝宝改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西药抗病毒颗粒(口服液)两三天就会好了。饮食上不要吃燥热类食物,鱼虾类等,多喝水多吃水果。饮食可进流食或半流食,太热的食物可引起咽痛加重,要吃一些不太热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还可增加一些蔬菜汁。另外,较大的孩子发烧期可吃一些冰淇淋,因冰淇淋较凉,可起到止痛的作用;再有里面含有牛奶及维生素等,可增加热量,补充营养;也可起到降温作用。因此,对于早期高热、拒食的小儿,给孩子吃冰淇淋时,多数孩子愿意接受,对止痛、退烧及预防脱水能起到良好效果。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疱疹的,每隔2小时一次,按三下,听用过的妈妈说,效果不错的奥得清就是利巴韦林颗粒,冲开水喝的,可以试一下双黄连软胶囊和利巴韦林喷雾剂一起使用,效果也好!对我有帮助9
预防流感的食疗方可尝试以下几种:
1、大葱烧豆腐:把大葱切成小段,...
杨汉勤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这种情况很可能患了“高催乳素血症”。催乳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促进乳汁分...
叶长生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细针穿刺是一种检查方法,主要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同时,,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治疗...
邓爱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补碘范围就是每天100-1000微克。每天盐的摄入量在中国的...
冉建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严格来说碘缺乏有什么症状要看在人的哪个阶段。从人体的发育来说,胚胎期到儿童、青少年...
冉建民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在甲亢治疗中,甲状腺功能的情况不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调...
王向宇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