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生成素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内分泌失调、长期服用避孕药等。 1.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常伴有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如口服短效避孕药如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来改善。 2.卵巢早衰:卵巢功能减退,导致激素分泌失衡。治疗可能包括激素替代疗法(如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 3.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影响激素分泌的调控。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可能采取手术或药物治疗。 4.内分泌失调:长期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使用药物调理。 5.长期服用避孕药:打乱激素平衡。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恢复,必要时就医诊治。 总之,促黄体生成素高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激素平衡和身体的正常功能。
泌素素过高会引起月经稀少/闭经,这是月经不调的症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检测异常有什么临床意义?1.LH水平增高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持续无排卵及雄性激素过多等),TUYN-ER综合征,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术后;*更年期综合征或绝经期妇女.2.LH水平降低见于:*下丘脑-垂体促性腺功能不足,如下丘脑性闭经;*长期服用避孕药;*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后,LH和FSH可下降.所以建议不要吃了.去医院进行检查.
促黄体生成素是检查六项雌激素指标之一.测定性激素六项的临床意义是通过测定性激素水平来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和诊断与内分泌失调相关的疾病.常用的性激素六项即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催乳激素(PRL),基本满足了临床医生对内分泌失调与否的筛查和对生理功能的一般性了解.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合征等.FSH值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血LH浓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见于席汉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3,催乳素(PR1):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为0.08-0.92nmol/L.高于1.0nmol/L即为高催乳症.4,雌二醇(E2)则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腺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期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后期272-793pmol/L.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综合征.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期为0-4.8mnol/L,排卵后期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值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6,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25%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浆睾酮水平在0.7-2.1nmol/L,T值高,称高睾酮血症,可引起女性不育.建议去妇科检查,针对情况治疗,祝早日康复.
黄体是卵泡发育成熟、排卵并塌陷后逐渐形成的。在排卵后一周,黄体发育达到最高峰,内层...
张秋实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黄体功能不全的病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则是一些其他因素造成的。...
张建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体不是人体的器官,而是育龄妇女卵巢周期变化中的一种产物。月经中期,卵巢排卵后,剩...
张秋实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月经是女性性周期的重要标志。一般平均周期为27天,持续时间为3~7天,出血量约50...
张建平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