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
Q:

怀孕三个月出现发烧症状,血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高,这情况是普通的感冒还是急性肾盂肾炎呢?

A: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是有区别的.风寒感冒主要是感受了风寒之邪.风热感冒是感受了风热之邪,春天较多.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贪凉,比如吹空调等,感受了风寒之邪.从症状上来说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的症状都有鼻塞,流涕,发烧.区别在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多发生在秋冬季和春秋季,是发热轻,恶寒重.暑湿感冒是夏天特有的感冒,也就是...[详细]

Q:

症状:头晕、呕吐、发烧(38.8) 血常规: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数目9.8、百分比89.5%

A:

你好;这种情况考虑是细菌感染,目前的检查脑电图基本正常,一般这种情况可以进一步检查头颅核磁,腰穿查脑脊液检查,一般这种确诊脑炎,可以用青霉素,增效联磺片等消炎治疗,一般发热可以用扑热息痛退热治疗,一般这种情况要多喝水、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吗?[详细]

Q:

中性粒细胞数目低是什么症状

A:

你好;中性粒细胞数目低可能会引起容易感染,发热,咽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一般可以可能与病毒感染,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等引起的,这种情况一般可以查骨髓检查确诊,治疗可以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地榆升白片强升白片等升高白细胞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感冒受凉,避免感染。[详细]

Q:

白细胞计数偏低、中性粒细胞偏低、红细胞压积偏低请问这是什么症状?谢谢!

A:

你好,单纯性的白细胞计数偏低、中性粒细胞偏低、红细胞压积偏低等症状,可以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合并有贫血的症状存在,全血细胞的减少等,可以考虑是急慢性的白血病或者淋巴瘤等疾病引起的可能,建议应该结合临床的症状,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宜。[详细]

Q: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

A: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包含有:1.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或活动后气促等;2.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主要由于缺少正常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3.出血倾向:容易出血、出血不止、牙龈出血、大便出血及月经不规则出血等,由于血小板减少引起;4.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及盗汗等。[详细]

Q: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

A:

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粒细胞减少期时可发生不明原因发热、牙龈炎、口腔炎、蜂窝织炎和直肠周围脓肿。感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在两次粒细胞减少的间隙期内,患儿常无感染症状。本病多数预后良好,约有10%死于严重感染。一些患儿随年龄增长,粒细胞周期性减少逐渐不明显,感染症状也随之减轻。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可持续终身,但不演变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详细]

Q: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

A: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于1岁内即反复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包括蜂窝织炎、口腔炎、脓毒血症、脑膜炎和腹膜炎。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或真菌。未经有效治疗者多于2岁左右死亡,最好的中位存活年龄为13岁。广泛使用rhG-CSF以来,随着存活时间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详细]

Q: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

A: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可为婴儿严重的感染,也可无任何症状。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乳突炎,中耳炎,咽炎和肺炎,偶尔可发生脑膜炎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中性粒细胞计数>400/mm时,其感染发生率并不高于正常同龄儿;随年龄增长感染发生率也会逐渐下降。[详细]

Q:

请问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症状是什么

A:

你好,临床表现都是没有症状,建议继续观察,如果有症状,再对症处理。建议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生活。[详细]

Q:

请问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状是什么

A:

你好,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暂时性阻塞毛细血管,可暂时性减少局部血流量而引起局部缺血,如引起心肌的再灌流损伤和梗死等。[详细]

Q:

请问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是什么

A:

您好!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是反复发生危及生命的感染,包括蜂窝织炎、口腔炎、脓毒血症、脑膜炎和腹膜炎,甚至死亡。[详细]

Q:

请问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症状是什么

A:

你好,先天性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症状有:1.粒细胞中度减少:病程常短暂呈自限性,起病缓者常呈慢性经过,呈间歇发作,由于机体有代偿功能,有些患者可不发生感染。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有头昏、乏力、低热、咽喉炎、纳差、体力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2.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多低至1.0×10 /L以下,甚至完全缺如时与一般的白细胞减少表现完全不同。患者可突然畏寒、高热、出汗、周身不适。几乎都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详细]

Q:

请问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是什么

A:

你好,中性粒细胞减少期时可发生不明原因发热、牙龈炎、口腔炎、蜂窝织炎和直肠周围脓肿。感染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在两次粒细胞减少的间隙期内,患儿常无感染症状。[详细]

Q:

请问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症状表现是什么

A:

你好,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暂时性阻塞毛细血管,可暂时性减少局部血流量而引起局部缺血,如引起心肌的再灌流损伤和梗死等。[详细]

Q:

没有感冒症状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还是升...

A:

你好: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详细]

Q:

请问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症状表现是什么

A:

因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展比较缓慢,所以很多病人没有症状,尤其在早期的病人,随着疾病的进展,白血病破坏骨髓正常造血功能,浸润器官,引起了明显但非特异的症状。包括贫血、反复感染且不易治好、有出血倾向、脾大、不明原因的消瘦以及盗汗等。[详细]

Q: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不发烧,没有症状

A:

那其他的细胞都是正常的啊。这个的话最好是血液科看的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详细]

Q: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低属于什么症状呢?

A:

只能说属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现在不影响什么,如果继续降低,可影响抵抗力。引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化学污染,射线影响,药物影响,病毒感染等。现在也没必要迫切的用升白药,可以适当的加强锻炼,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接触油漆等特殊化学物品,适当多复查。如果继续降低,再查找原因和升白治疗。[详细]

Q:

中性粒细胞数目低是什么症状男lt...

A: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10^9(9次方)/L时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9次方)/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时对身体的抵抗力并无明显...[详细]

Q:

中性粒细胞降低是什么症状会有什么后果

A:

如果白细胞总数正常的情况下,没有太大问题中性粒细胞降低一般是由于淋巴细胞升高引起它相对百分比降低的,可以复查一个血常规,一般都没问题[详细]

Q: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怎么回事,发病时间

A:

有可能是病毒草感染,当然在这个年龄组的宝宝白细胞比例就低,不必紧张,建议抗炎对症治疗。[详细]

Q:

没有发现症状体检发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想...

A:

你好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血细胞成分之一占白细胞的70%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1)感染性疾病(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等也可有中性粒细胞减少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和炎症建议你到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你目前没有任何症状可以过一段时间去检查一下如没有疾病中性粒细胞水平是会恢复的[详细]

Q:

请问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表现是什么

A: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轻度,ANC<2.0x 0^9/L,不易感染。2.中度I,ANC(.0~.5)×0^9/L,不易感染。 3.中度Ⅱ,ANC(0.5~.0)×0^9/L,易感染。 如口腔炎,牙龈炎和蜂窝织炎等,4.重度,ANC<0.5×0^9/L,极易感染。 如肛周脓肿、肺炎和败血症等。[详细]

Q:

中性粒细胞增多有什么症状

A: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症状一般状况及全身皮肤黏膜检查,注意全身营养状况。恶病质提示重症结核、恶性肿瘤。注意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如皮肤散在瘀点、瘀斑、紫癜可见于急性白血病,皮肤和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为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病因,皮肤、黏膜出现黄染提示溶血性疾病,皮肤、黏膜紫红,以口唇、面颊、手掌等处明显者需考虑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结注意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质软、有压痛者,要注意相应引流区有无炎...[详细]

Q:

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A:

您好,儿童胰腺功能不全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症状表现:主要由于外分泌功能不足所引起,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减少或缺乏,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呈粥样泻、脂肪泻或乳糜泻等。肠道外表现可有体质的发育营养不良,如体态矮小畸形、长骨骨骺发育障碍。由于骨髓的发育异常,而表现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也可表现贫血和血小板的减少。[详细]

Q: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A: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与血液学发现1.无症状或乏力、消瘦、左上腹不适、皮肤黏膜出血。2.脾大,可伴肝大。3.外周血白细胞增高,≥25×10^9/L,杆状核和分叶核0.80(80%)。幼稚粒细胞(早幼、中幼、晚幼粒细胞)4.Hb及血小板变化不定。5.骨髓象增生粒系为主,形态正常无病态造血,原粒细胞&lt;0.05(5%)。6.NAP。积分增高。7.Ph/BCR—ABL阴性。8.10%可有克隆...[详细]

Q: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症状有哪些

A:

慢性良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CBN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类型,90%发生于14个月内。无性别差异。多数无家族史,但有报道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者。可无任何临床症状,也可发生婴儿严重的感染,如蜂窝织炎、乳突炎、中耳炎、咽炎和肺炎,偶可发坐脑膜炎和败血症。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经2~3年后中性粒细胞可逐渐恢复正常,随年龄增长,病者易感性下降,预后良好。[详细]

Q:

全身无任何症状,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96,血红蛋白

A:

目前的血常规化验检查情况并不能确定是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目前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容易造成出血,虽然说血小板减少不是很严重,但是也容易发生出血,确定是不是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通过骨髓的穿刺才可以确诊单纯的血常规,并无法确诊这种疾病。一定要进一步的进行确诊,不要盲目的治疗。[详细]

新闻 养生 育儿 美容 两性 饮食 心理 减肥 妇科 男人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