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平医生

潘小平

主任医师 教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疾病:

脑血管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脑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尓茨海默病等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治疗。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现任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脑系科主任兼神经科主任、精神心理科主任

  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

  广州市-伯明翰大学脑与认知中心中方负责人

  世界卒中组织(WSO)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內科医师分会神经心理及情感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专业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头面痛学组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內科医师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组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委

  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副主委

  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三十余年,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脑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尓茨海默病等老年期痴呆的诊断与治疗;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重点在综合医院躯体疾病伴发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的临床研究。

  有关综合医院躯体疾病伴发情绪障碍的系列研究曾先后获五项广东省、广州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近年来,先后主持及参与了国家十一,十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等各类基金10余项。现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2部。 目前还担任国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专家,《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中国卒中杂志》等多家专业杂志常务编委、编委,审稿专家。广州市女医师协会会长,广州市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

详细»

已解答问题
Q:

脑卒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A:

您好,以下几点是统计的预防脑卒中的措施:1.每年坚持常规体检的同时,能增加颈部血管的超声检查和心脏检查项目,以便及早发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2.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3.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4.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详细]

Q:

如何自我诊断抑郁症?有什么标准?

A:

您好,自我诊断抑郁症的标准有: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兴趣丧失,无愉快感,精力减退或疲乏感,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等。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如有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详细]

Q:

产后抑郁症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A:

您好,产后抑郁症因素有,完美主义的性格: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怀孕期间有严重的情绪波动: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内分泌变化的影响;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另外,有精神病家族史,...[详细]

Q:

抑郁症跟躯体疾病有关系吗?诱发的概率多大?

A:

您好,抑郁症跟躯体疾病有一定的关系,躯体疾病引起或加重抑郁,某些疾病早期可表现为抑郁,即抑郁是躯体疾病的精神症状,如乌干达伤寒、黏液性水肿、恶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另外,躯体疾病使患者感到紧张,而情绪紧张又使躯体疾病加重或转向慢性,这样患者压力会更大,两者相互影响,躯体疾病的缓解能否减轻情感障碍的痛苦,有赖于躯体疾病发作前患者的情况。躯体疾病发作前就有抑郁,躯体疾病治疗不佳或治疗不当,会引起抑...[详细]

Q:

抑郁症跟血缘有关吗?父母有抑郁症,孩子的发病率高不高?

A:

您好,抑郁症跟血缘是有关的。父母有抑郁症,孩子发病率可能会高。多研究都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从现代科学研究的角度尚未发现有力的证明证实有“抑郁基因”的存在。也就是说尽管抑郁症的家族遗传性倾向很明显,根据国外一些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详细]

Q:

情绪低落是否就是抑郁症?

A:

您好,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就像感冒一样普遍和常见,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我们在遭遇挫折时的情绪反应,丧失亲人时候的哀伤反应,这些都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正常人也会出现。有情绪低落的体验并不一定就是患了抑郁症。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持续一定的时间,且对社会功能有影响。这就是我们说的诊断抑郁症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学标准、病程标准、...[详细]

Q:

抑郁症生活中需要哪些事项?

A:

您好,抑郁症在生活中需要注意.正确认识现状,抑郁症患者首先应学会正确认清自身的现状,千万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些较为久远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应尝试着从现在的一点一滴逐渐做起,不要担任过多职务或承担太多的事情,以防精神压力过重对抑郁症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学会将大事划小,所谓大事划小,即将一件庞大而繁琐的工作按照一定的思路划分成若干小的部分,并根据轻重缓急,力所能及的一件件处理,千万不可盲目毫无计划的执行。多...[详细]

Q:

如何远离微笑抑郁症?

A:

您好,如何远离微笑抑郁症,有一些建议:必须遵守生活秩序,与人约会要准时到达,饮食休闲要按部就班;从稳定规律的生活中领会自身的情趣。留意自己的外观,自己身体要保持清洁卫生。即使在抑郁状态下,也决不放弃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不得强压怒气,对人对事要宽宏大度。主动吸收新知识,尽可能去接受新的知识。建立挑战意识,学会主动解决矛盾。即使你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对待他人的态度要因人...[详细]

Q:

怎样才能称之为抑郁症?

A:

您好,抑郁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详细]

Q:

抑郁症和失眠关系如何?

A:

您好,抑郁症与失眠的关系:失眠症状是抑郁症、焦虑症发生前的重要症状,并贯穿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整个病程的始终。具体有没有关系,但不是说失眠和抑郁之间就有直接的关系或必然关系,更不能说失眠的人就是抑郁症患者,所以还要看综合症状来分析判断。抑郁症含有失眠成分在里面,失眠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当病情严重时,睡眠时间极度缩短,但白天并无明显困意,只感到极度的疲劳和失落感,这是因为觉醒水平增...[详细]

Q:

产后抑郁症了,家人应该如何应对?

A:

您好,产妇产后抑郁症需要产妇的家人陪伴和理解产妇,尽量让产妇放松,给予产妇足够的关心和照顾,这样都有助于减轻和抑郁症的改善。家人需要多关注产妇的心情,遇到问题及时疏导解决。要关心新妈妈的心理状态,以帮助她及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如果产妇的情绪一直不稳定,家人就一定要经常陪伴在她身边。除了在身体上给予特殊的照顾之外,在精神上也别只顾着跟宝宝亲热而冷落了新妈妈,要给予她们们关心和照顾,让她们感受家庭的温暖...[详细]

Q:

抑郁症的四个治疗期是怎样的?时间多长?

A:

您好,抑郁症的四个治疗期是:急性期治疗。一般指服药治疗的头3个月。这一期的治疗目标是显著改善原有的抑郁症状,使患者的病情缓解。巩固期治疗。是急性治疗期以后的4~6月或者半年。这一期治疗的目标是巩固原有疗效,避免病情复燃。维持期治疗。时间为-5年。目的是防止病情的复发。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其时间的长短亦有不同。停药观察期治疗。目的在于快速的控制症状。关注抑郁症治疗期,关注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是很...[详细]

Q:

抑郁症不坚持用药会有什么后果?复发率多高?

A:

您好,抑郁症不坚持用药会造成不好的后果,有一定的复发率。患者治疗一定要坚持用药。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自行停药而导致治疗效果功亏一篑。抑郁症停药后往往会复发,坚持用药是很重要的,治疗抑郁症主要在于持之以恒,不要随便停止服用药物,停用药物需要在治疗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能够彻底的治愈可能不会复发,出院后要做到多锻炼多交朋友,定期回医院复诊,这样才能够改善并能让抑郁症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祝您健康![详细]

Q:

经常微笑的人也会得抑郁症吗?

A:

您好,经常微笑的人也可能会患抑郁症。有一种抑郁症叫“微笑抑郁症”,是由于工作的需要,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成为情绪的抑郁。现在社会压越来越大,抑郁症的出现也慢慢的多了起来,一提到抑郁症,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在人们的印象中,抑郁症患者表现就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思维迟钝”、“满面愁容”、“情绪低落”等。而很难把“抑郁”和“微笑”联系在...[详细]

Q:

焦虑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去看医生?

A:

您好,焦虑在自我调节仍然影响自己的生活并且感到十分痛苦,并且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应该去看医生。心里莫名其妙爱起急,心里不踏实,紧张,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好像有祸事降临等表现。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过分警觉,对小事易激惹,好发脾气等。经常突然发作的胸闷、心跳加快、心跳不规则、呼吸困难、头痛、头晕、出汗等症状时。出现类似症状的情况下应及时就医。[详细]

Q:

心情很焦虑,如何放松?

A:

您好,心情很焦虑,如何放松焦虑的情绪可以试试以下方法:打盹:可以在一些适当的场合打盹,只需10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想象:想象一个你喜爱的地方,把思绪集中在所想象事物,并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按摩:紧闭双眼,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地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呼吸:进行浅呼吸,慢吸气、屏气,然后呼气,每阶段持续8拍。其他:可以沐浴时唱歌,发展自己的兴趣。伸展运动,全身放松。可以使...[详细]

Q:

用量表来诊断焦虑抑郁可靠吗?

A:

您好,用量表诊断焦虑抑郁对医生诊断精神疾病能够起到参考作用,有一定的可靠性。有些焦虑抑郁量表是国际通用的,这类量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对医生诊断精神疾病能够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但采用自评方式的量表往往不够客观,因为患者在不同的心态下很可能难以客观选择答案。相对来说,采用他评方式的量表更为准确,这类量表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才能用,参考性更强。祝您健康![详细]

Q:

学生大考前加强记忆力的方法有哪些?

A:

你好:多喝牛奶,牛奶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营养品。它富含蛋白质、钙,及大脑所必需的氨基酸。牛奶中的钙最易被人吸收,是脑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此外,它还含对神经细胞十分有益的维生素B1等元素。如果用脑过度而失眠时,睡前一杯热牛奶有助入睡。祝你健康![详细]

Q:

学生大考前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A:

你好:心态一定要好,轻松很重要,考生要对考试有全面、清醒的认识,无论考试结果怎样,都不能一味地把它当作自己发展前途的显示屏,而只是自己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文化知识的一次检测;并且要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实力,下一步定会在一个新的平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祝你健康![详细]

Q:

帕金森病在发病最早期会有哪些表现呢?

A:

你好:帕金森病的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并不十分明显,且存在个体差异,震颤往往是发病最早期的表现,典型的震颤频率为4-6Hz,主要发生在肢体的远端,在手部的震颤称为“搓丸样”动作,在头部区域的震颤主要发生在唇部、下巴及颌关节。祝你健康![详细]

新闻 养生 育儿 美容 两性 饮食 心理 减肥 妇科 男人 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