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已经结束一个月余,然而远道而来参展的印尼商人J先生才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原来,J先生在参会期间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幸好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的住培医生王泽海正好路过,为他及时施救。其后的一个多月里,医院急诊科、心血管内科、神经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接力为J先生护航。J先生终于度过重重难关,迎来新生,于近日出院。
路边突发晕倒,医生路过施展高质量急救
J先生发病的时候,王泽海医生正好下班经过。“当时看到一群人熙熙攘攘,走近才发现有人晕倒了,我毫不犹豫就冲上去了。”王泽海医生回忆道,他仔细观察到J先生呈“叹息样呼吸”,为他检查了颈动脉发现没有搏动,立即请旁边的群众帮忙呼叫120和拿AED,并立马着手开展心肺复苏。120指挥中心派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团队接诊,并在最短时间内将患者转移到了救护车上,向医院飞驰而去。
抵达医院后,医院立即启动了紧急救治流程、持续心外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等操作,经过半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最终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抢救成功。
“心脑”同出问题,多学科接力护航转危为安
抢救虽然成功了,但危机仍未解除:J先生仍然昏迷不醒,需要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接受进一步监护治疗。结合病史及发病情况,急诊科治疗团队考虑他很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脏骤停,有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征。但患者头颅CT的结果再次给治疗团队出了一个难题——J先生出现了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
J先生头颅CT显示出现脑出血(黄色箭头所示)
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抗凝血药物,且治疗后又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患者脑出血情况加重,危及生命。医院迅速组织了包括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科在内的多学科会诊,最终决定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即患者脑出血相对平稳后再予以PCI治疗。
杨正飞教授介绍,由于J先生经历了心脏骤停,受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的影响,在自主循环恢复后,极易受发生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尤其是心脏骤停后发生的脑损伤,由于大脑对血液、氧气需要量很大,因此大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极低,团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当时就给予该患者亚低温脑保护策略,尽可能挽救脑细胞,改善预后。
随着治疗进一步推进,J先生在的脑出血结果出现了好转,出血较前吸收,团队马上抓住治疗时机,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心血管内科林茂欢副教授为该患者植入了4枚支架,手术顺利。
植入支架后,患者冠脉血流恢复(黄色箭头所示)
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J先生顺利康复并于近日顺利出院,终于踏上回国的路,出院前,J先生用刚刚康复不久的手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一份感谢信:“Thank you for saving my life!”
苏醒后,J先生与急诊科医生合照
J先生写下感谢信
杨正飞教授介绍,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的治疗不仅成功守护了患者的生命,还成功去除了导致这次心脏骤停的“幕后黑手”——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质量的院前急救、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多学科的默契配合共同为J先生迎来新生,也助他获得更好的康复预后,及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