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生育过孩子的女性发现,咳嗽、打喷嚏就会漏尿,一天要去好多趟厕所,出门时十分难堪;有的妈妈甚至出现子宫脱垂,总是觉得不太舒服,下坠感明显……产后的这些变化让妈妈们尴尬又无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妇科主任陈为表示,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都属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由于盆底支持韧带和肌肉松弛引起,产后女性发生率较高。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预后都较理想。
为什么产后的女性容易出现尿失禁?
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它围绕在尿道、阴道和直肠开口的周围,支撑着盆腔和腹腔器官,并且和膀胱、肠道协同作用。因此,盆底肌肉和性功能、排尿排便功能有着密切联系。
产道在分娩过程中需要极度扩张,特别是使用了产钳或胎头吸引等助产方式时,盆底肌肉和筋膜损伤的风险增加,增加了产后尿失禁或子宫脱垂发生的概率。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盆底组织造成压力,导致这些组织受损,进而影响其支持能力。
“除了分娩,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女性绝经后的盆底肌肉松弛、腹型肥胖、慢性咳嗽、便秘以及医源性因素等作用下,都可增加腹腔内压,使盆底肌肉承受额外的压力,从而导致尿失禁。”陈为主任强调。
尿失禁和子宫脱垂会同时出现吗?
尿失禁和子宫脱垂都是因为盆底支撑结构松弛导致,所以两者往往相伴发生,近80%盆腔脏器脱垂会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当盆底肌肉和筋膜受损时,它们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撑作用,导致膀胱、子宫或其他盆腔器官向下移位,进而出现尿失禁和盆腔器官的脱垂,其中包括子宫脱垂。
陈为主任介绍,轻度子宫脱垂的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感到有物体从阴道口脱出,或出现下腹部的坠胀感,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排尿方式异常比如漏尿或尿潴留。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不会像癌症那样危及患者的生命,但会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又叫凯格尔运动,可以居家练习,每次收紧盆底肌肉5-10秒,然后放松5-10秒,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此外,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生物反馈技术、电刺激等治疗,可提高盆底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
陈为主任表示,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至中度患者,而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经腹及腹腔镜等方式进行,目前一般采用阴式或联合腹腔镜的微创方法,经腹已少用。广医五院妇科已成熟开展多种术式,效果良好。至于手术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患者的个体情况,包括年龄、整体健康状况、病情和患者自身的意愿等因素。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