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AI的发展,会给医疗事业带来什么新变化?这家百家发展历史的三甲医院给出了答案。
2024年8月17-19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举办了“AI+医生”义诊活动、医师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探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创新路径。
“AI+医生”义诊现场
患者体验“AI+医生”义诊:过程很流畅
AI是如何在问诊中体现作用?患者首先通过AI进行预问诊。扫描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的“AI+医生”就会弹出对话框。根据“AI+医生”的提问进行回答,“AI+医生”会给出基本诊断和初步处方。此时,信息和诊断都已同步到医生诊台,当患者坐到医生面前时,医生根据AI的初步诊断结果,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进一步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最终给出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问诊过程很流畅。”刚刚体验完“AI+医生”的黄先生表示,往常就诊是跟医生进行全过程的交流,现在则是先跟AI 进行沟通,再跟医生对话的时候,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我的情况,全程15分钟可搞定。“AI诊断目前只能通过文字一问一答进行沟通,希望未来可以增加视觉、嗅觉等多维度诊断,让诊断结果更加精确。”
参与义诊活动的一位患者刘先生表示:“有了AI的帮助,医生能够更快地给出诊断结果,而且感觉“AI+医生”的诊断挺准确的、挺完整的,让我对治疗更有信心,也给了我更多的时间去与医生沟通我的感受。”
本次义诊中,“AI+医生”的组合共完成了100个有效病例的接诊活动。这种模式下,AI不仅发挥了快速筛选、辅助诊断的作用,还促进了医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决策优化,共同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AI+医生”医生接诊中
AI会取代医师吗?医生:是协同而非替代
那么,AI会取代医师吗?8月19日下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特别设置了相关主题医师论坛。
论坛上发布了8月17日当天AI义诊结果。通过对义诊当天病历进行点评,并从问诊准确性、推荐辅助检查准确性、诊断准确性、治疗方案准确性、可信度、人机交互性等六个维度进行打分,最终AI问诊取得了8.16分(10分制)的成绩。
“我们不是被技术取代,而是与之共舞。”参与义诊活动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艾毛毛表示,AI技术在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医生的人文关怀与安全守护仍然不可或缺。除了疾病诊断,医生能够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与鼓励,耐心解答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脊柱外科医学博士陈龙表示,AI辅助下的诊疗简化了患者病史采集流程能够节省医生的时间。医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病情,有更多的时间去倾听患者的声音,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全科医学科二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吴文法作为点评专家对“AI+医生”义诊活动给出了他的评价。他认为,AI的介入能有有效缩短医生的问诊时间,医生更能从AI预问诊的范围外补充医疗诊断,使诊断完整性、准确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AI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它更像是医生的助手,在诊前或诊间提前开始问诊。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黄逸辉表示:“作为一家拥有120年历史的老院,我们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唯有不断创新,方能紧跟时代的步伐。AI技术的到来为医疗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必须拥抱这一变化,用好用活AI技术。而今天我们实验的“AI+医生”模式,不但提高服务效率,更重要是在诊断的准确性和人文的关怀上的提升。”
黄逸辉院长强调:“尽管AI在提高诊疗过程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的角色。医生给予病人的不仅仅是医学上的治疗,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以及医生的直觉,这是些都是任何人工智能无法复制的。通过‘AI+医生’的模式,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确保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文关怀,确保医疗服务不仅高效,而且充满人情味。AI与医生是协同,并非替代。”
文中图片由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