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移植,是捐献者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是移植者的人生重新点燃希望,是生命的接力前行。近年来我国器官移植和捐献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无论是器官捐献的规模还是器官移植技术水平,都位于世界前列,但器官捐献率远无法满足巨大的患者需求,生存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仍亟待提高。
我国器官捐献率与需求量有很大差距
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29334例。尽管器官捐献、移植数量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二位,但依然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面临供体短缺的问题,无法满足国内患者的巨大需求。
以肝移植为例,数据统计,我国现在肝移植受者与等待者比率为1:6.7,很多病人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完成肝移植登记,所以实际数据远不止于此,这意味着依然有很多人等不到肝移植。
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是我国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可以说,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目前我国器官捐献率不高,原因之一就是大众对器官捐献的认识还不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移植专科副主任郭志勇教授强调,器官移植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器官捐献,让生命接力在阳光下延续。
器官移植迎来“热移植”时代
器官移植作为终末期器官衰竭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过硬的技术是实现器官移植的关键。“在这点上,我国移植手术和围手术期管理临床经验相当成熟,尤其是较大的移植中心移植手术疗效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郭志勇教授介绍,目前如肝移植,2015-2020年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3.6%、74.9%;亲属间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1年、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8%、88.7%,肝移植受者术后最长存活时间已超过了20年。但由于我国重症患者的比例较高,手术具有较大的挑战,生存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郭志勇教授所在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首创“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继应用于肝移植、肾移植后,于2021年首次应用于心脏移植领域并获得成功,解决传统器官移植手术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难题,大幅改善移植疗效,提高患者预后。这也意味这器官移植从“冷移植”迈进“热移植”时代,“无缺血”器官移植将拓展至其他移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如何提高患者治疗获益?诱导免疫耐受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对于移植受者来说,移植手术只是开始,往后还有很长的一场战需要打。由于机体对移植的器官有强烈的排斥作用,术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来帮助新器官适应新的环境。目前国内外最常采用的是以钙神经蛋白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即他克莫司或环孢素联合一种抗增殖类药物加糖皮质激素。
“患者能否坚持按照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去服用药物,能否坚持定期复诊随访,关系着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时间与预后情况。”郭志勇教授提出,药物的选择也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之一,每日多次服用会加重受者用药负担,选择缓释剂型,一天一次的给药频率更能提高患者依从性。
尽管如此,常用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应,但是对于慢性排斥反应治疗效果欠佳,同时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不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带来多种副作用,如肾功能损害、代谢综合征和原发病复发等,患者能否摆脱终身用药的困境?
郭志勇教授表示,器官移植免疫耐受状态诱导是移植领域研究者的终极目标,免疫耐受对器官移植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未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重点。此外,如何提高边缘器官及劈离器官的使用率,降低器官弃用率,让每一次获取的器官都最大化发挥价值。比如说将捐献肝脏劈离成两半,救治的病人就会增加一倍。以及目前全球备受关注的人工器官或异种器官研发话题,也是未来继续探索的方向。